公告版位
本部落格提供脊骨神經醫學,物理治療、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痠痛、脊骨保健相關衛教。本網站提供的訊息僅供教育與醫療資訊推廣,不可以取代醫師、治療師、護理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或治療建議。如須尋求專業醫療診斷、建議或治療,請向醫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諮詢。
文章歡迎引用分享,請註明作者與出處。有找不到的衛教資訊嗎?請多善用部落格左側的文章分類與搜尋功能! 更多衛教資訊請按"讚"加入" 倍康脊背諮詢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 Mar 04 Tue 2025 09:57
BMJ最新建議慢性脊椎疼痛的侵入性治療,哪些有效?哪些該避免?
- Feb 15 Sat 2025 19:37
懷孕大腦升級中 請耐心等待~
🎉 恭喜你!如果你或你的伴侶正在懷孕,那麼恭喜你們正在見證一個大腦的「神秘升級」過程!
這是一場大自然安排的系統更新,目標是讓媽媽變成一個能同時察覺嬰兒哭聲、記得換尿布、還能用第六感感知寶寶需求的超級生物!但在這之前......有點小Bug是正常的 😆 🧠 孕期大腦的奇妙變化(AKA:別怪她,她也很無奈!)
- Feb 13 Thu 2025 09:09
側平板支撐太難?試試這 4 種漸進式方法!
- Feb 11 Tue 2025 18:27
10分鐘核心運動,緩解慢性下背痛
🔥 最新研究 發表在《歐洲疼痛期刊》,發現 十分鐘的核心運動 可以幫助 慢性非特異性下背痛患者 減少疼痛,改善核心穩定性!
✅ 運動內容:
1️⃣ 前臂平板支撐(Forearm Plank)
2️⃣ 靜態游泳(Static Swimmer)
3️⃣ 右側平板支撐(Right Side Plank)
4️⃣ 左側平板支撐(Left Side Plank)
5️⃣ 仰臥橋(Glute Bridge)
- Feb 11 Tue 2025 09:54
「旋轉脖子會加速退化?」破解迷思,讓你的頸椎動起來!
最近網路上流傳「禁止旋轉脖子」的說法,甚至有人聲稱這樣會加速頸椎退化,這讓不少人開始擔心,連轉頭看東西都怕傷害脖子。但這是真的嗎?
🔹 頸椎原本就「設計」來能旋轉
頸椎的關節面角度約 45 度,這樣的構造讓我們能夠前後點頭、左右轉頭、側向傾斜,也就是說,適當的旋轉本來就是頸椎應有的功能之一。只要動作輕柔、慢速、在正常範圍內,頸椎關節完全可以承受這樣的活動,並不會因為適當的轉動就加速退化。
- Jan 22 Wed 2025 10:56
坐骨神經痛復健運動指南:威廉氏曲屈運動與麥肯基氏伸展運動
有許多網友紛紛詢問坐骨神經痛適合做哪些復健運動?在此向大家介紹兩套臨床上常給予坐骨神經痛患者的運動:威廉氏曲屈運動(William's Flexion Exercise)以及麥肯基氏伸展運動(McKenzie Extension Exercise)。
什麼是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由坐骨神經受到壓迫或刺激引起的疼痛,常見症狀包括下背痛和腿部疼痛。選擇合適的復健運動對於緩解疼痛和恢復正常活動至關重要。
威廉氏曲屈運動介紹
威廉氏曲屈運動於1937年提出,目的是通過曲屈動作來減輕腰部壓力。以下是一些常見動作:
- Jan 21 Tue 2025 13:47
新年健康好習慣:六個動作讓你開運又健康!
以下是六個簡單的運動動作,不僅可以幫助舒緩身體,還能讓你在新的一年中迎來好運!
- Dec 11 Wed 2024 13:17
泰國女歌手事件另有真相?頸椎扭轉與真菌感染的背後可能
最近幾天,有幾位從事按摩業的客戶來訪,特地提到泰國發生的一起備受關注的新聞事件:一位知名的年輕女歌手,因身體不適去按摩,其中兩次還接受了按摩師的頸部扭轉操作。隨後,她的身體逐漸出現麻痺,最終在一個月後不幸去世。這起事件引起廣泛討論,許多人想知道:這是否是按摩或頸部扭轉直接導致的?
- Nov 13 Wed 2024 13:14
脊醫矯正:不僅緩解疼痛,還可能重塑大腦運作!
- Nov 07 Thu 2024 09:48
咬肌不只是咀嚼的工具,它還承載了你的情緒!
- Oct 16 Wed 2024 09:10
下背痛不只是脊椎問題?新研究揭示腸道微生物是關鍵因素!
- Oct 09 Wed 2024 18:18
讚嘆身體的智慧
日前黎大叔因搬東西不慎閃到腰,到骨科診所檢查。當看到自己的X光片時,心裡頓時掛著一個大疑問:腰椎那根巨大的「骨刺」是怎麼回事呢?儘管他想問清楚,但由於診所裡候診的患者太多,只能帶著這個疑問回家。
- Oct 08 Tue 2024 16:45
我也長高兩公分!
甄阿姨的腰椎已經動過兩次手術。第二次手術後,她的情況好轉了一段時間,但隨後又復發。這三、四年來,腰部痠痛和腿部神經抽痛的問題依舊持續,外科醫師曾試圖說服她進行第三次手術,但她因為之前的經歷,決定不再開刀。
- Sep 20 Fri 2024 13:47
聽過「枕神經痛」嗎?小心頭痛的「真兇」其實是它!
【聽過「枕神經痛」嗎?小心頭痛的「真兇」其實是它!】
很多人一遇到頭痛就會覺得是偏頭痛或緊張性頭痛,但你知道嗎?有一種頭痛叫「枕神經痛」(Occipital Neuralgia),其實並不罕見,卻常被忽略!今天就來聊聊這種讓人困擾的頭痛,以及如何應對它!
什麼是 #枕神經痛?
枕神經痛是指支配頭後方和上部的枕神經受到刺激或壓迫,導致頭部出現劇烈、持續或間歇性的疼痛。這種疼痛通常集中在後腦勺附近,也會延伸到頭頂或前額與面部。
由於來自枕部的感覺訊息由枕部神經傳送到中樞神經系統,穿過感覺神經節和神經根,然後進入上頸椎部位的脊髓。在那裡,它在與臉部和頭部其他部分的感覺有關的同一區域進行整合,即所謂的三叉神經-頸部複合體。這些錯綜複雜的關聯解釋了枕骨疼痛與各種偏頭痛和頭痛的頻繁重疊,以及枕骨疼痛輻射到前額或因臉部疼痛而加劇的一些情況。
枕神經痛的症狀
劇烈的後腦勺痛:多數人會描述為刀割般或電擊般的疼痛,從後腦勺開始,可能延伸到頭部側或前額。
極度敏感的頭皮:頭皮觸摸時會感到特別敏感,例如: 戴安全帽、平躺在枕頭上,輕輕按壓或甚至只是輕微活動頸椎也可能會引發疼痛。
單側疼痛:通常疼痛會集中在頭的一側,但也有可能兩側同時出現不適。
痛點壓迫:有時在枕骨附近或頸部按壓時會感到強烈疼痛,這是典型的枕神經痛徵象。
為什麼會發生枕神經痛?
枕神經痛的成因多種多樣,最常見的原因包括:
頸椎退化或頸椎失調:頸椎結構異常會壓迫到枕神經。
頸部肌肉緊張:過度的頸部肌肉緊繃或拉傷,特別是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
創傷或壓力:頭部或頸部的外傷,如車禍或運動傷害,可能引起枕神經痛。
其他神經性疾病:如神經炎或其他神經病變也可能導致枕神經痛。
治療方式
如果懷疑自己有枕神經痛,專業的脊醫或物理治療師可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幫助緩解這種疼痛。治療方法包括:
頸椎調整:通過調整頸椎,減少對枕神經的壓迫。
物理治療:改善頸部的肌肉狀態,放鬆過度緊張的肌肉。
熱敷或冰敷:在疼痛區域使用熱敷或冰敷可以緩解疼痛和減少炎症。
其他侵入性治療
藥物治療:如非類固醇炎藥(NSAIDs),肌肉鬆弛劑。常用於治療神經性疼痛的藥物——抗驚厥藥物和抗憂鬱藥物等。
注射治療:注射神經阻斷藥物或肉毒桿菌毒素。
手術治療: 極少數保守治療失敗的個案可能考慮手術治療。
何時應該尋求幫助?
如果你經常感到後腦劇痛或頭皮敏感,並且疼痛持續或加劇,務必及早尋求專業幫助。枕神經痛雖然讓人不適,但透過正確的治療和調整,大多數人可以有效控制並改善症狀。
結論
枕神經痛並不是一種罕見的頭痛類型,但它的症狀容易與其他頭痛混淆。劇烈的頭痛也可能造成失能的狀況。如果你經常感到後腦劇烈疼痛,或者頭皮異常敏感,不妨考慮這可能是枕神經痛的問題。尋求專業評估和治療,讓你的頭痛遠離日常生活的干擾!
- Jun 12 Wed 2024 13:25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非手術治療策略評估:成功與失敗
- May 13 Mon 2024 10:21
睡眠的魔法:脊醫矯正如何改善睡眠品質?
- May 06 Mon 2024 10:29
脊椎治療風險知多少-Part IV脊椎手術篇
- Apr 25 Thu 2024 20:41
【脊椎治療風險知多少-Part III脊椎注射篇】
以針劑注射類固醇止痛藥物或增生治療治療脊椎,最近成為非常盛行的治療方式之一。所有針刺注射的治療共同有的輕微副作用包含局部的痠痛不適(70%)、僵硬(25%)或瘀血(5%),大多數患者無須特別治療,這輕微的副作用都會自行緩解。較嚴重的副作用包含針直接紮到神經/微血管,血塊壓迫神經或供應神經的血液(壓)不足而造成神經受損、偏癱、感染、氣胸、或對注射物的全身性過敏不良反應。
- Apr 22 Mon 2024 10:15
那個特別神奇的矯正!
Mr. T 常年有腰腿不適,無法久站,久坐也走不遠的狀況。去年剛來找張博時,本已經打算要手術了~ 後來狀況有進步,距離上一次來調理已經三個多月前了。
- Apr 16 Tue 2024 15:56
【脊椎治療風險知多少-Part II 脊椎矯正篇】
- Apr 11 Thu 2024 10:19
地震後感覺搖不停!? 試試這樣做減緩地震後頭暈症候群
403花蓮大地震剛好一周,地震後這幾天有好幾個朋友總覺得地震完之後, 怎麼感覺頭一直昏昏的,明明就沒有地震,但總覺得地還一直在震。如果沒有明顯的病灶,或外傷撞擊病史,極有可能是 " #地震後頭暈症後群"。目前造成的原因仍不明。但可能與 #自律神經失調 與震後 #緊張焦慮 的情緒有關。
這邊提供幾個可以嘗試的方法:
1.輕撫按摩胸骨。用手指由上往下的方向"輕輕地"按摩胸骨。有些人剛開始可能會覺得胸骨位有點疼痛敏感。力道輕輕就可以。一次1-2分鐘。
2.輕拉耳垂。輕輕下拉雙耳的耳垂。一次1-2 分鐘。
3.眼睛盯住正前方一固定物。頭輕輕地左轉和右轉到極限位置的同時,視線維持在同一的固定物上。持續1-2分鐘。
這些可幫助重設前庭系統與自律神經系統。
#脊骨神經醫學 利用脊椎、潛意識與情緒的調節方式,也可以 #調節自律神經系統,也可以由專業評估後實施。
- Apr 10 Wed 2024 13:38
脊椎治療風險與迷思知多少? Part I 消炎止痛藥篇
- Mar 24 Sun 2024 20:13
Sad Story ~消逝的青春年華
28歲女性,每天工作要準備大約 300 個披薩。她沒有已知的 #腎臟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炎、#系統性紅斑狼瘡 或類風濕自體免疫失調問題。第一天,患者的右手被披薩滾筒夾住。到診所處方 #消炎藥 #Ibuprofen 800 毫克(每日三次)治療拇指挫傷和腕肩扭傷。
- Mar 19 Tue 2024 18:33
淺談「高枕無憂」:古代高枕的原因與現代觀點
前幾天有個可愛的客人來找張博,"張博,我最近脖子不舒服也睡不好,我想著古人的智慧說-高枕無憂,所以我就墊了兩個枕頭來睡,反而越睡越不舒服耶!?" 古人說「高枕無憂」,意味著睡得高些可以消除煩憂,然而,這個說法在現代看來並非絕對正確。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這個古老的觀念。
- Mar 13 Wed 2024 08:54
希望大家都不會碰上這種鳥事
一篇2024年由沙烏地阿拉伯骨科醫師發表的案例分享給大家。一名 43 歲的男性,沒有任何醫療疾病,主訴肩胛骨之間的肌肉酸痛。就診前兩個月,他的私人教練對他進行了 #整脊/ #深層組織鬆動術。私人教練沒有進行此類療法的相關的證照,但卻自稱是經驗豐富的脊醫(Chiropractor)。用腳頂/踩住肩胛內側把雙手向後拉展。患者接受矯正後導致嚴重的胸痛和呼吸急促。兩個月後患者發現右肩肩胛骨下垂,肌肉明顯萎縮而就診。經診斷為副神經因頓性創傷引起的麻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