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姑且不論治療方式,醫師光是評估病患,解釋病情的口吻,以及說話方式就可能會影響患者預後嗎?
公告版位
本部落格提供脊骨神經醫學,物理治療、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痠痛、脊骨保健相關衛教。本網站提供的訊息僅供教育與醫療資訊推廣,不可以取代醫師、治療師、護理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或治療建議。如須尋求專業醫療診斷、建議或治療,請向醫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諮詢。
文章歡迎引用分享,請註明作者與出處。有找不到的衛教資訊嗎?請多善用部落格左側的文章分類與搜尋功能! 更多衛教資訊請按"讚"加入" 倍康脊背諮詢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 Mar 24 Wed 2021 10:59
背痛!? 別不信! 光是用說的,就能讓你好得快!
- Mar 12 Fri 2021 15:48
中年男士們! 伏地挺身-你一次能做幾下? 攸關你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步入中年的腹爸爸們! 缺乏運動,還當家裡的廚餘桶,是不是很自然就中年發福了? 小心你的心血管!! 一篇哈佛的研究發現,伏地挺身 可以做為最簡易,免費的篩選檢測來預測心血管疾病 的風險。
- Nov 25 Wed 2020 16:56
啟動自癒力,從走路開始!
人類經過演化後成為地球上能直立靠雙腿行動的生物。讓人類能空出雙手做精細的動作與技能。但是隨著科技變化與生活型態的轉變,"久坐"已經是現代人的生活常態。上學、上班、開車、搭車、回家後看電視,幾乎一整天的時間都是坐著。你曾經粗略算過除了睡覺之外,你一天當中有多少時間是坐著嗎?
- Sep 03 Thu 2020 09:06
小孩落枕勿輕忽!小心寰樞關節脫位!!
- May 28 Thu 2020 18:07
好大的頸椎椎間盤突出! 需不需要開刀?
坦白說,張博看了也嚇了好大一跳,好大的椎間盤突出! 更驚訝的是,完全一點都沒症狀!
- Jan 02 Thu 2020 08:46
富貴包大解密:成因、影響與自我調整運動!
走在路上是否曾看過明明身材不胖,但是脖子後面卻腫了一塊,看起來脖子變短像是個駝背沒精神的鐘樓怪人,想秀秀美背卻又覺得尷尬嗎? 對於這個脖子與背
部交接處突起的現象,英文叫做Dowager's Hump。Dowager 這個字的意思是指有點年紀的貴婦。所以中文翻譯有些人就把這稱作 “富貴包”。另外,水牛在脖子跟背的交接處有一個明顯的突起,所以也有人把這稱為 “水牛肩”。不過者兩個名詞其實描述的是同一種狀況。因為富貴包聽起來比較好聽,大家也比較常使用這個說法。
- May 17 Fri 2019 11:00
腰椎椎間盤切除手術比較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三種不同椎間盤切除術, 以及根據2015年Journal of Neurosurgery 研究發生的併發症比率。 這篇研究蒐集了從1990到2014年中,42篇相關研究做的系統分析。
- May 08 Wed 2019 17:25
學童背痛問題莫輕忽
根據美國的統計, 大約有8成的美國人都曾經有下背痛的經驗。 隨著人口的老化, 近十幾年來 ,下背痛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失能人口的醫療缺口。 但是下背痛的問題,其實不儘是常見在年紀大的人, 根據新研究發現,有三分之一的在學中的學童(10~18歲),都有下背痛的問題。 但是其中只有4成左右的個案,會尋求醫療的協助。
這篇研究有幾個 值得注意的發現:
- Apr 19 Fri 2019 17:40
反覆下背痛? 看這裡!!
很多人都曾有過下背痛的經驗,很多來的莫名奇妙,又急、又快的背痛真的讓人連起床翻身、或坐、或站、或躺都非常的不自在。恨不得能有個特效藥,立馬把疼痛消除。但是現實是...並沒有這種特效藥的存在。
- Dec 12 Wed 2018 18:10
喉嚨卡卡,可能是頸椎出了錯
最近接連幾個知名的演員和企業家,相繼因為食道癌過世。所以食道癌的話題最近被很多人關注。這是一個初期症狀不明顯,但是當你發現明顯的症狀的時候,可能就已經是有嚴重腫瘤壓迫食道的情況, 造成吞嚥的困難。
- Nov 27 Tue 2018 08:41
機車族椎間盤突出、退化風險高?竟是這原因惹禍…(轉)
省油、停車便利的機車,是許多上班族穿梭大街小巷的通勤利器!但近來網路盛傳:「機車族罹患椎間盤突出、退化的風險比一般人高」的說法,引起不少騎士關注,但真有這一回事嗎?又是為什麼呢?且聽專業脊骨神經醫學博士怎麼說!
- Jul 20 Fri 2018 16:58
沙發怎麼坐才不會既傷頸椎又傷腰?
前天 在沙發半躺臥的隱藏低頭姿勢這篇貼文 有很多網友回響 “啊!我也是這麼坐耶! 怎麼辦?” 其實這個姿勢不只傷頸椎之外,也非常的傷腰椎。 所以我們要了解怎麼坐,才不會傷到脊椎之前。 要先知道為什麼這個姿勢對脊椎的傷害這麼的大? 還沒讀過前一篇的看這裡你不知道的隱藏低頭姿勢,比一般低頭姿勢更傷頸椎!
- Jul 18 Wed 2018 19:26
你不知道的隱藏低頭姿勢,比一般低頭姿勢更傷頸椎!
低頭族!低頭族! 這是在3C產品與行動裝置盛行之後的新名詞。大家也都知道低頭時間過長對頸椎有很大的傷害。但是,你知道有個隱藏的低頭姿勢,正在讓你不自覺的狀況下,長時間低頭傷害頸椎嗎?
- Mar 27 Tue 2018 17:00
轉脖子「喀喀」兩聲…脊椎神經會斷掉!物理治療師:這會自殘癱瘓 (新聞評論)
昨天一篇物理治療師線上短片的新聞報導引起很大的迴響,新聞也以很吸引人的聳動標題成功地獲得大家的注意(這篇報導轉脖子「喀喀」兩聲…脊椎神經會斷掉!物理治療師:這會自殘癱瘓 原文網址: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326/1137646.htm)。就立意而言,讓大家注意到脊椎的保健與健康,效果是達到了。但是其中裡面一些內容卻讓我看了是啼笑皆非。尤其是網友的一些留言 “那從小做到大的暖身健康操都不能做啦!?” 讓我覺得本身脊骨神經的專業不出來導正觀念,實在說不過去。
- Dec 18 Mon 2017 11:40
腰、臀、腿好痛喔! 甚麼!?不是坐骨神經痛?
Henry右邊的骨盆、鼠蹊部、臀部與大腿開始出現了刺、熱、麻痛的感覺,就連輕輕地觸摸都感覺到刺痛。驚覺事態嚴重,趕快去看醫師,初步被診斷為椎間盤突出造成坐骨神經痛。隔了兩天之後回診。觸診時,醫師發現了骨盆部的新增的突起部位,掀開衣物一看,卻立刻改了診斷。
- Nov 30 Thu 2017 17:24
脖子好痛痛! 頸椎弧度倒反了!!怎麼辦??
幾年前第一次看到Kevin時,當時他是一個剛剛決定重考的高四生。長期頸椎疼痛的問題至少持續了三~四年多,那段期間已經試過許多形式的治療,但都效果不彰。他自嘲地說當時高三考試的時候,每堂考試他最多只能低頭作答前面五分鍾,之後脖子痛到他得用手托住頭與脖子才能繼續作答,所以考得不好。打算這一年準備重考,一併把脖子的問題好好地治療。
- Mar 08 Wed 2017 18:50
下背痛怎麼辦!? 新治療準則這麼說…
根據統計至少有80%的人口一生當中曾經有過下背痛的經驗。下背痛,是最常造成勞動人口失能的原因之一。對於經濟上的損失頗鉅。當面對下背痛問題時,是選擇休息、靠止痛藥、還是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您的處置可能影響下背痛康復的時程。
- Feb 16 Thu 2017 17:36
淺談頸因性頭痛(Cervicogenic headache)成因,治療與治療運動
頭痛不醫頭!? 醫頸有效?
Alex是個物理治療師,某日在治療患者時,患者突然一個重心不穩,Alex猛一回頭趕緊伸手扶了病人一把,還好病人沒事。但是Alex右肩頸部位感覺似乎不慎拉傷了。Alex自己趕緊做初步的處理,適當的冰敷、配合電療儀器與超音波治療、加上伸展運動來自我治療。果然肩頸部位的不適兩三天之內就減輕許多了。但是頭向右轉到底時,還是覺得脖子卡卡的。幾天後Alex卻開使出現右後腦勺抽痛的情況。初期只是偶爾抽痛一下,但是後來抽痛的頻率愈發頻繁,感覺像有人拿了球棒每隔幾秒鐘就打一下頭似的。範圍也擴大到太陽穴與眼眶周邊,也開始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由同一診所的脊醫(Doctor of Chiropractic)診斷為頸因性頭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 Nov 04 Fri 2016 16:57
從脊骨神經醫學層面淺談被忽略的心理健康
脊骨神經醫學深信人具有自癒的能力,若在生理、心理、與化學三大要素的平衡下,身體自然會將自癒的功能發揮到極致。生理的狀況可以透過身體檢查關節活動度、肌肉張力、心跳、血壓….等等許多可以測量與量化的工具來查覺變化與差異。化學的變化可從營養學、抽血、賀爾蒙檢驗…等不同的方式以儀器量化。惟獨心理/情緒的評估,我們或許可以由相處察覺某個人的心理或情緒出了狀況,或藉由問卷量表的方式略知一二、但是目前卻沒有可以客觀量化的儀器檢測方式可以了解心理/情緒的問題到底對身體有多深的影響。也因此在很多狀況下”心理/情緒”對身體造成的影響被過度的低估。
- Oct 20 Thu 2016 18:20
不開刀的奇蹟!椎間盤突出自癒案例,讓醫師直呼不可能!
- Sep 21 Wed 2016 18:52
你不知道的孕婦矯正脊骨三大好處
懷孕對許多媽媽們是沉重又甜蜜的負荷,懷孕中後期可能開始容易有腰痠背痛的問題,根據統計,有過半數以上的孕婦,在懷孕期間有下背痛的問題,到臨盆時有50%-75%的產婦有下背痛的困擾。多數的準媽媽因為怕藥物影響到胎兒,大多都是忍著痛,等生產完之後再看看酸痛問題會不會自然改善。只有兩成的孕婦為了背痛問題求診。其實脊骨神經科(Chiropractic)真對懷孕期間因為肌肉骨骼系統問題造成的酸痛問題,以不打針不吃藥的前提下,可提供媽媽們相當不錯的改善效果。
- Apr 26 Tue 2016 10:39
脊椎融合手術治療下背痛
二十多年前以脊椎融合手術( Spinal fusion)來治療背痛的狀況其實並不常見,但是最近十五年來,脊椎融合手術卻變得相當普遍。一篇2010年發表於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AMA)的文章揭露了令人震驚的事實。該研究中統計自2000-2007年內因脊椎狹窄(Spinal Stenosis)而接受複雜性脊椎融合手術(Complex Spinal Fusion)的人數比例竟在短短數年內高出了十五倍! 而較為簡單的脊椎減壓手術(Decompression)與簡易脊椎融合手術(Simple Spinal Fusion)卻明顯減少(1)。難道是研究發現脊椎融合手術治療背痛的效果卓越嗎? 減少患者術後復原時間或併發症的比例嗎? 脊椎的疼痛真的來自於 “脊椎不穩定”的假設嗎?
- Dec 07 Mon 2015 19:19
脊椎矯正DIY!?
Mr. K 兩年半前在柔道訓練的時候不慎受傷,總覺得胸椎怪怪的不舒服。跑去找國術館的師傅做矯正,Mr. K 上背半仰臥在師傅的膝蓋,師傅膝蓋頂住胸椎,順勢把Mr. K的手往後一拉! 喀拉! 喀拉!….一連串開胸椎的聲音。Mr. K 當下就覺得比較舒服了。只要三不五時不舒服,就去找師傅開胸椎。漸漸地不舒服的頻率越來越頻繁,於是乾脆自己開胸椎好了,Mr. K請親友來踩他的背,用手與身體的重量來推胸椎,常常壓得胸椎喀喀作響,自己也會用力後仰把胸椎給 "復位"。剛開始自己DIY "矯正" 確實也比較舒服,但時間一久,這些招越來越不管用,即使一天內 “矯正”了好多次,不舒服的感覺卻越來越明顯。除了原先得胸椎不舒服仍舊之外,Mr. K 開始失眠、食慾不振、手腳發麻、眼睛痛、頭痛、胸口不舒服…整個脊椎連輕輕一動都喀喀作響!醫生判斷整個胸椎關節都處於不穩定的狀況! 這才驚覺問題大了!
- Oct 07 Wed 2015 18:58
腰椎滑脫免手術,找對方式與之和平共存
三十多歲的 Lisa 平常熱愛跑步運動,數十年都固定鍛鍊自己跑步。某日腰部突然劇痛,疼痛延著腰、臀與腿向下延伸。趕緊看醫師才發現自己有腰椎滑脫的情況。醫師說這是二至三級滑脫,算是嚴重的滑脫,建議手術治療。不過之後可能沒有辦法再繼續跑步了。Lisa 不想手術,更不願意放棄跑步,於是開始積極保守性治療。物理治療、中醫、民俗推拿積極治療了近一年卻是成效有限…Lisa 轉向脊骨神經科(Chiropractic)求助,在經過chiropractic adjustment調理後,疼痛的感覺漸漸減輕,三個月後Lisa已經完全不再疼痛,也開始重返慢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