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的初次就診經歷
Robert原本就有慢性肩頸與下背疼痛的問題,加上熱愛壘球運動,平常擔任捕手時經常會碰上跑壘者衝撞本壘的動作,也曾經被跑壘者整個撞昏失去知覺。他把這些不適歸咎於長時間累積的運動傷害所致,到醫院或診所就診醫師做了X光檢查與評估,開了止痛藥與肌肉鬆弛劑並要他持續接受物理治療,Robert全照做了,只是一停止治療,就被打回原形。
腰椎和頸椎的問題
之後Robert開始出現左腿無力、右腿痠麻灼熱,手也開始會麻,頻尿、會陰部感覺異常的狀況。復健治療似乎已經遇上瓶頸,如是轉診至神經外科,看過許多不同的權威醫師,每一個醫師都表示Robert腰椎有嚴重的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治療。頸椎也有明顯椎間盤突出也建議要手術治療。 Robert對於非手術不可的建議仍有疑慮,於是轉向脊骨神經科醫師(Doctor of Chiropractic)求助。
矯正治療的奇蹟
在初次評估時Robert左腳完全無法用腳尖或腳跟步行,整體左下肢肌力(MMT)只有2。L4肌腱反射(DTR)呈現高度反射3+,打一側可同時誘發兩側肌腱的高度反射反應。這些都顯示出突出已經壓迫脊髓(upper motor neuron lesion at central cord)。MRI的發現果然也是很糟糕的大範圍突出。這都是教科書上說一定要開刀手術治療的狀況。只是Robert堅持在他手術前希望先試試脊骨神經醫學的矯正方法。
很出乎意料地在短短3次的矯正之後,一周內,左腿肌力已經完全回復,可以自行獨立完成墊腳尖走路與用足跟走路的動作。會陰部感覺異常狀況也大幅改善。Robert決定暫緩手術,先以脊骨神經醫學的方式矯正。矯正兩個月後雖然整體的狀況已經大幅改善,頻尿的問題也改善了,但右腿神經痛的狀況仍然存在,Robert自費再照了一次腰椎MRI,雖然發現原先突出的地方已經明顯改善,但是外科醫師還是建議手術治療。在脊骨神經醫學的調理下又過了兩個月,手也不麻了,只剩下偶發的下背痛與很輕微的右腳底麻。Robert可以做輕度的慢跑,騎車運動都已經不成問題,顯現人體神奇的自癒能力!
[腰椎MRI矯正前後對照](HIVD-pre-post.png)
*圖1:腰椎MRI矯正前後對照*
自癒力的重要性
這樣的進步真的是奇蹟,但絕不是偶然發生的奇蹟!所有醫師都認為一定要開刀的個案,居然不開刀、不用藥就能有這樣的進步!你知道最厲害的醫師在哪嗎?其實就住在你自己的身體裡—身體的自癒能力!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自癒能力。掌管身體自癒能力最重要的神經系統控制了一切!神經系統支配身體所有的器官、組織、甚至每一個細胞。神經系統不斷地要讓身體處於有效率型態,即使是你熟睡了,這些神經系統與自癒功能仍然不斷地運作。脊骨神經醫學基礎理論認為脊骨錯位(subluxation)干擾了神經系統,一但神經系統受到干擾,自癒力就大打折扣。可以藉由自然的矯正方法清除錯位,改變神經系統讓身體重啟自癒能力。
健康生活習慣的建立
為了恢復健康的身體,Robert開始戒菸戒酒、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多喝水、適當適量的規律運動與鍛鍊、注意平時的體態與姿勢、飲食均衡避免刺激發炎反應的食物,完全改變以往的生活型態,更重要的是自始至終保持積極樂觀與不放棄的態度,他做到了!為了健康,你願意改變多少?
心理與生理的平衡
脊骨神經醫學認為健康的三大要素生理、心理、化學(營養)的平衡,三者缺一不可。很多人會問該做甚麼運動,注意甚麼姿勢、該吃甚麼,不該吃甚麼。儘量符合「生理」與「化學」上的平衡。但是「心理」因素往往是被許多醫者與患者忽略的重要因素,許多慢性疼痛的患者會因為情緒低落,之後會開始有憂鬱的傾向。而憂鬱症患者也有許多無法單用解剖學解釋的疼痛現象,新研究也發現止痛藥竟有助於舒緩憂鬱症的症狀。這些都一再解釋心理與生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結!沒有健全的心理,就不會有健康的生理!
醫學的統計原理
醫學是統計學,沒有絕對的黑與白,藉由統計來預測多數人的狀況,但每個個體都會有差異,這就是讓許多醫師跌破眼鏡的個案。Robert 最初臨床表現已經符合馬尾症候群下肢肌力消退萎縮、會陰部感覺異常,就只差沒有失禁,但當時已有頻尿的情況!所有醫學教科書都認為這是需要緊急開刀的狀況以免神經造成永久的傷害。然而,Robert 決定在手術前先嘗試脊骨神經醫學的矯正方法,在短時間內下肢肌力與會陰部感覺異常的狀況就明顯改善了,這項不可思議的進展讓許多醫師感到驚訝。
若是短時間內未改善,手術治療可能還是必要的。這正說明了沒有一種療法是萬能的,整合多種療法並針對個體情況進行治療才是最理想的方式。整合治療不僅能為患者提供更多選擇,也能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命質量。
延伸閱讀
椎間盤突出系列文章
http://chirochang.pixnet.net/blog/category/1234643
脊椎融合手術治療下背痛
http://chirochang.pixnet.net/blog/post/63166285
有研究才敢大聲-手術非萬能
http://chirochang.pixnet.net/blog/post/50937961
案例提供:美國NSC
本文案例與圖片經當事人同意,未經書面同意禁止任意轉貼
文:張軒彬 美國脊醫博士,台灣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