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流傳「禁止旋轉脖子」的說法,甚至有人聲稱這樣會加速頸椎退化,這讓不少人開始擔心,連轉頭看東西都怕傷害脖子。但這是真的嗎?
🔹 頸椎原本就「設計」來能旋轉
頸椎的關節面角度約 45 度,這樣的構造讓我們能夠前後點頭、左右轉頭、側向傾斜,也就是說,適當的旋轉本來就是頸椎應有的功能之一。只要動作輕柔、慢速、在正常範圍內,頸椎關節完全可以承受這樣的活動,並不會因為適當的轉動就加速退化。
本部落格提供脊骨神經醫學,物理治療、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痠痛、脊骨保健相關衛教。本網站提供的訊息僅供教育與醫療資訊推廣,不可以取代醫師、治療師、護理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或治療建議。如須尋求專業醫療診斷、建議或治療,請向醫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諮詢。
文章歡迎引用分享,請註明作者與出處。有找不到的衛教資訊嗎?請多善用部落格左側的文章分類與搜尋功能! 更多衛教資訊請按"讚"加入" 倍康脊背諮詢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最近網路上流傳「禁止旋轉脖子」的說法,甚至有人聲稱這樣會加速頸椎退化,這讓不少人開始擔心,連轉頭看東西都怕傷害脖子。但這是真的嗎?
🔹 頸椎原本就「設計」來能旋轉
頸椎的關節面角度約 45 度,這樣的構造讓我們能夠前後點頭、左右轉頭、側向傾斜,也就是說,適當的旋轉本來就是頸椎應有的功能之一。只要動作輕柔、慢速、在正常範圍內,頸椎關節完全可以承受這樣的活動,並不會因為適當的轉動就加速退化。
【聽過「枕神經痛」嗎?小心頭痛的「真兇」其實是它!】
很多人一遇到頭痛就會覺得是偏頭痛或緊張性頭痛,但你知道嗎?有一種頭痛叫「枕神經痛」(Occipital Neuralgia),其實並不罕見,卻常被忽略!今天就來聊聊這種讓人困擾的頭痛,以及如何應對它!
什麼是 #枕神經痛?
枕神經痛是指支配頭後方和上部的枕神經受到刺激或壓迫,導致頭部出現劇烈、持續或間歇性的疼痛。這種疼痛通常集中在後腦勺附近,也會延伸到頭頂或前額與面部。
由於來自枕部的感覺訊息由枕部神經傳送到中樞神經系統,穿過感覺神經節和神經根,然後進入上頸椎部位的脊髓。在那裡,它在與臉部和頭部其他部分的感覺有關的同一區域進行整合,即所謂的三叉神經-頸部複合體。這些錯綜複雜的關聯解釋了枕骨疼痛與各種偏頭痛和頭痛的頻繁重疊,以及枕骨疼痛輻射到前額或因臉部疼痛而加劇的一些情況。
枕神經痛的症狀
劇烈的後腦勺痛:多數人會描述為刀割般或電擊般的疼痛,從後腦勺開始,可能延伸到頭部側或前額。
極度敏感的頭皮:頭皮觸摸時會感到特別敏感,例如: 戴安全帽、平躺在枕頭上,輕輕按壓或甚至只是輕微活動頸椎也可能會引發疼痛。
單側疼痛:通常疼痛會集中在頭的一側,但也有可能兩側同時出現不適。
痛點壓迫:有時在枕骨附近或頸部按壓時會感到強烈疼痛,這是典型的枕神經痛徵象。
為什麼會發生枕神經痛?
枕神經痛的成因多種多樣,最常見的原因包括:
頸椎退化或頸椎失調:頸椎結構異常會壓迫到枕神經。
頸部肌肉緊張:過度的頸部肌肉緊繃或拉傷,特別是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
創傷或壓力:頭部或頸部的外傷,如車禍或運動傷害,可能引起枕神經痛。
其他神經性疾病:如神經炎或其他神經病變也可能導致枕神經痛。
治療方式
如果懷疑自己有枕神經痛,專業的脊醫或物理治療師可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幫助緩解這種疼痛。治療方法包括:
頸椎調整:通過調整頸椎,減少對枕神經的壓迫。
物理治療:改善頸部的肌肉狀態,放鬆過度緊張的肌肉。
熱敷或冰敷:在疼痛區域使用熱敷或冰敷可以緩解疼痛和減少炎症。
其他侵入性治療
藥物治療:如非類固醇炎藥(NSAIDs),肌肉鬆弛劑。常用於治療神經性疼痛的藥物——抗驚厥藥物和抗憂鬱藥物等。
注射治療:注射神經阻斷藥物或肉毒桿菌毒素。
手術治療: 極少數保守治療失敗的個案可能考慮手術治療。
何時應該尋求幫助?
如果你經常感到後腦劇痛或頭皮敏感,並且疼痛持續或加劇,務必及早尋求專業幫助。枕神經痛雖然讓人不適,但透過正確的治療和調整,大多數人可以有效控制並改善症狀。
結論
枕神經痛並不是一種罕見的頭痛類型,但它的症狀容易與其他頭痛混淆。劇烈的頭痛也可能造成失能的狀況。如果你經常感到後腦劇烈疼痛,或者頭皮異常敏感,不妨考慮這可能是枕神經痛的問題。尋求專業評估和治療,讓你的頭痛遠離日常生活的干擾!
前幾天有個可愛的客人來找張博,"張博,我最近脖子不舒服也睡不好,我想著古人的智慧說-高枕無憂,所以我就墊了兩個枕頭來睡,反而越睡越不舒服耶!?" 古人說「高枕無憂」,意味著睡得高些可以消除煩憂,然而,這個說法在現代看來並非絕對正確。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這個古老的觀念。
近期的研究發現,對於有長期頸椎問題的患者,定期拜訪 #脊醫 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管理和維護方式。這種照護方法結合了初始的脊醫治療和長期的保健計畫,適用於肩頸痠痛或神經根的疼痛症狀。以下張博將結合兩篇研究,提供一個全面的建議,以便你更好地理解脊醫療法的好處。
張博經常被問到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還可以接受脊椎矯正嗎? 是不是應該要等過了急性期之後再來矯正? 讓我們來聊一聊這篇在瑞士的頸椎椎間盤突出的研究吧!
一名校工低頭彎腰鑽入一個小空間打掃,突然聽到脊椎"咖" 的一聲! 回去之後開始出現耳鳴與耳悶的症狀,然後漸漸喪失了聽力。期間找遍許多醫生都無法找出原因醫治。就這樣耳聾了17年後,接受D.D. Palmer的脊椎矯正治療之後,竟然神奇地恢復了聽力。這不是天方夜譚, 是真實發生在1895年脊醫史上,哈維(Harvey)接受第一次的徒手脊椎矯正。當時造成了轟動,也開始脊骨神經學(Chiropratic)與脊椎徒手矯正的發展。
走在路上是否曾看過明明身材不胖,但是脖子後面卻腫了一塊,看起來脖子變短像是個駝背沒精神的鐘樓怪人,想秀秀美背卻又覺得尷尬嗎? 對於這個脖子與背
部交接處突起的現象,英文叫做Dowager's Hump。Dowager 這個字的意思是指有點年紀的貴婦。所以中文翻譯有些人就把這稱作 “富貴包”。另外,水牛在脖子跟背的交接處有一個明顯的突起,所以也有人把這稱為 “水牛肩”。不過者兩個名詞其實描述的是同一種狀況。因為富貴包聽起來比較好聽,大家也比較常使用這個說法。
最近接連幾個知名的演員和企業家,相繼因為食道癌過世。所以食道癌的話題最近被很多人關注。這是一個初期症狀不明顯,但是當你發現明顯的症狀的時候,可能就已經是有嚴重腫瘤壓迫食道的情況, 造成吞嚥的困難。
低頭族!低頭族! 這是在3C產品與行動裝置盛行之後的新名詞。大家也都知道低頭時間過長對頸椎有很大的傷害。但是,你知道有個隱藏的低頭姿勢,正在讓你不自覺的狀況下,長時間低頭傷害頸椎嗎?
幾年前第一次看到Kevin時,當時他是一個剛剛決定重考的高四生。長期頸椎疼痛的問題至少持續了三~四年多,那段期間已經試過許多形式的治療,但都效果不彰。他自嘲地說當時高三考試的時候,每堂考試他最多只能低頭作答前面五分鍾,之後脖子痛到他得用手托住頭與脖子才能繼續作答,所以考得不好。打算這一年準備重考,一併把脖子的問題好好地治療。
頭痛不醫頭!? 醫頸有效?
Alex是個物理治療師,某日在治療患者時,患者突然一個重心不穩,Alex猛一回頭趕緊伸手扶了病人一把,還好病人沒事。但是Alex右肩頸部位感覺似乎不慎拉傷了。Alex自己趕緊做初步的處理,適當的冰敷、配合電療儀器與超音波治療、加上伸展運動來自我治療。果然肩頸部位的不適兩三天之內就減輕許多了。但是頭向右轉到底時,還是覺得脖子卡卡的。幾天後Alex卻開使出現右後腦勺抽痛的情況。初期只是偶爾抽痛一下,但是後來抽痛的頻率愈發頻繁,感覺像有人拿了球棒每隔幾秒鐘就打一下頭似的。範圍也擴大到太陽穴與眼眶周邊,也開始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由同一診所的脊醫(Doctor of Chiropractic)診斷為頸因性頭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Brenda(化名)經常有肩頸痠痛的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去做個SPA 或按摩來放鬆一下肩頸的不適。最近痠痛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按摩一點效果也沒有。只好找醫師在右肩三角肌上打了一針止痛針。果然肩頸疼痛的狀況緩解了。但是Brenda的右肩在打針之後右上臂開始隱隱作痛, 隔天就完全舉不起來了。Brenda直覺是打針的時候打到他的神經讓他整支手舉不起來。之後回診向醫師反映,也安排許多檢查。超音波檢查肩部肌肉與韌帶關節均無礙,醫師告知疑似有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造成肌肉無力,如果沒有改善只好以手術治療頸椎椎間盤突出。於是Brenda 轉往脊骨神經科(Chiropractic)求助。
疼痛往往是最直接的警訊提醒身體該適當的休息調養了。然而現代人的忙碌生活往往忽略身體的警訊,總希望有能快速消除疼痛然後繼續工作的辦法。所以市售止痛藥往往成了最快速方便的止痛方法。電視上看到ㄧ則律師因為處理家暴案件而經常頭痛的廣告。廣告中藥物幫助了律師的頭痛,而律師幫助了家暴家庭看似皆大歡喜的好結果。可是其中隱藏了可能誤導大眾的醫藥訊息。
臨床上許多頸肩痠痛的個案都有頸椎弧線異常的現象。正常頸椎的弧線應有著漂亮前凸的C 形曲線,一但頸椎弧線失去,頸椎退化速度就會加劇。頸椎弧線需要經過專業評估以X光片做測量,但是平時以肉眼即可觀察到的就是頭部前傾的不良姿勢。一般人頭部平均重量約12磅左右,據研究發現,每當頭部往正常位置向前偏移一吋,頭部實體感受重量便會增加10磅。舉例來說,頭部向前偏移三吋,頸椎壓力便增加30磅的重量,再加上原先的12磅頭顱,頸椎肌肉與骨骼相當於需要承受42磅的重量。
許多人都有過頸椎疼痛的經驗,不管是平時姿勢不良造成頸椎痠痛或是落枕與車禍造成的揮鞭式頸椎創傷,一但頸椎疼痛就連帶影響頭的活動度,不論是開車或是睡覺甚至式連平常的生活作息都會受到影響。這時候大多數的人可能會選擇看醫生吃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然而,最新研究發現 “吃藥”是治療頸椎疼痛的最差方法。
Mr. H長年有不明原因的心悸與暈眩,求診於各大醫院,做盡各種檢查都查不出病因,最後只好由精神科醫師給予精神方面的診斷與治療。
老是感覺手臂痠、麻、痛嗎? X光或核磁共振檢查卻不是頸椎骨刺或椎間盤壓迫?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手臂痠、麻、痛? 臨床上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其實是相當常見但多數民眾卻對它相當陌生。TOS卻又常常被誤診為頸椎骨刺退化或椎間盤突出的情況。原因在於上述這些情況都可能造成部份神經壓迫而引起麻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