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這問題已經被提問不下數十次了,一方面是家裡有幾位咖啡愛好者,有親戚從事咖啡相關產業,不久前還有長輩因為骨質疏鬆造成骨折,許多親朋好友對於這話題似乎都相當感興趣。最近又有不少病友與網友提問,在此做個簡短的說明。
公告版位
本部落格提供脊骨神經醫學,物理治療、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痠痛、脊骨保健相關衛教。本網站提供的訊息僅供教育與醫療資訊推廣,不可以取代醫師、治療師、護理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或治療建議。如須尋求專業醫療診斷、建議或治療,請向醫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諮詢。
文章歡迎引用分享,請註明作者與出處。有找不到的衛教資訊嗎?請多善用部落格左側的文章分類與搜尋功能! 更多衛教資訊請按"讚"加入" 倍康脊背諮詢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目前分類:骨質疏鬆 (28)
- Oct 28 Wed 2009 06:00
喝咖啡造成骨質疏鬆?
- Feb 10 Tue 2009 20:24
全身震動療法(Whole Body Vibration)
日前一篇骨質疏鬆的文章提到全身震動性的療法(Whole Body Vibration),有許多讀者對這方面相當有興趣紛紛E mail詢問。其實坊間有很多類似的健身器材,不過針對增骨細胞(osteoblast)刺激需要特定的頻率,並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適合。坊間的機器訴求是以增進氣血循環,或者是號稱甩脂達到減肥功能。也因為機器頻率與振幅的差異,價格可以差到數千元甚至萬元。之前在美國用來治療用的震動平台甚至高達數十萬台幣。
- Jan 06 Tue 2009 11:46
骨頭鬆了? 用進廢退!
"打斷手骨反到勇"這是古老的觀念。不過,也不完全是沒有醫學根據。根據渥夫式定律(WOLFF'S LAW)骨骼在越是處於壓力的情況下,越能刺激增骨細胞的活動。曾看過有一個相當有趣的例子,完整地應證的渥夫式定律。一位婦人因打掃的關係,不慎扭傷了腰,以前醫師也曾告知她說有骨質疏鬆症,因此要她格外的小心。她拿著剛拍的X光片,片子中其中一支大腿骨幾乎已經完全看不見了;而另一支卻還清晰可見。片子裡的骨盆位置明顯的不平,很明顯的看出來大多數的重心完全是集中在大腿骨型較為明顯那一側。而這位太太的站姿也很明顯地“幾乎是用一隻腳站”。這兩支大腿骨真的是跟據渥夫式定律的“用進廢退”阿!
- Sep 11 Wed 2024 09:16
老人摔倒莫輕忽 小心股骨頸骨折
續上篇,先感謝有回應的大神和粉絲們。今天公布答案。
- Sep 05 Thu 2024 09:11
Photo Challenge
美國脊醫國考當中就有這種考試類型。給予極簡短的病史主訴和片子。 給予可能的鑑別診斷和建議處置。張博還是學生在學校準備這種考題時,想說這能出成考題,一定是有甚麼東西在圖片裡,可能的答案都卯起來寫...結果其中有一題,老師說,這題答案沒甚麼特別的,就符合年齡的普通X光片~ 不用過度解讀! 結果那一題是全班哀鴻遍野。
- Feb 17 Fri 2017 08:24
骨鬆用藥停看聽 專業醫師教你如何選擇(轉)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於2008年至2011年派出骨質密度檢測巡迴車研究計畫統計顯示,全台灣不分男女約有75%民眾有骨質的問題,其中31%有骨質疏鬆症。隨著台灣逐漸步入老年社會,骨質疏鬆症盛行率也逐年升高。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警告,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2大健康殺手。因此,面對骨鬆症的治療,就顯得特別重要。
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骨質疏鬆特別門診主治醫師劉東桓表示,目前在台灣第一線治療骨鬆藥物主要有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控劑(口服)、雙磷酸鹽(口服或靜脈注射劑型)、類保骨素(皮下注射)及鍶化合物(口服)等。在台灣由於國人對於口服骨鬆藥物的服藥順從性不高,因而無法達到降低骨折的風險,隨著皮下及靜脈注射劑型(有每隔3、6個月或12個月注射一次的劑型)逐漸盛行,大幅增加骨鬆患者治療的成效。目前在台灣第二線治療骨鬆藥物為合成副甲狀腺素,為每天皮下注射,約要施打一年半,造價昂貴一個月要一萬多元。
- Mar 27 Fri 2015 10:07
維他命D加運動 抗老化不求人(轉)
台灣醒報記者張振鴻台北報導】「只靠營養食品,不注重肌肉訓練和蛋白質攝取,一樣老得快!」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表示,人過了30歲,必須加強肌群與心肺的訓練,並多取用含蛋白質的食物。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強調,「曬太陽可刺激蛋白質和維他命D的生長,來預防肌少症與骨質疏鬆。」
【運動訓練不可少】 根據榮新診所2014年為體檢客戶所做的體適能檢測發現,青壯年族群(30至50歲)有48%的比例顯示為核心肌耐力不足。黃婷毓說,這是由於該族群的工作型態多為久坐所導致的。因此她建議要增加肌群肌耐力的訓練,特別是時興的「平板式運動」,即手肘、腳尖撐地的核心肌群穩定度訓練。「若有餘力,也應該要兼顧心肺耐力的訓練,例如慢跑。」黃婷毓指出。
- Aug 29 Fri 2014 11:04
鈣質+陽光+運動 預防骨鬆三寶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調查顯示,台灣人的骨質疏鬆現象明顯高於亞洲鄰近各國,平均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骨折風險,女性為33%,男性為20%,預估2050年將會攀升至每2人中,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醫師建議,每天攝取3份鈣食品,加上充足的日照及適當的運動,能夠預防骨鬆。
台大醫院老人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表示,鈣質是組成骨骼重要的元素,當人體的鈣質流失比補充更快時,骨骼中的孔隙會增多且變得脆弱,建議每天攝取3份富含鈣的食物,例如脫脂高鈣牛奶、小魚乾、深綠色蔬菜、海藻類等,使骨骼保持在最佳健康狀態。
- Aug 12 Tue 2014 15:27
喝錯了?牛奶喝愈多骨折率愈高?(轉)
小學老師有沒有告訴過你,若是沒有骨頭,你可能只是地上軟趴趴的一團東西?或者你也聽過那首關於人類骷髏的流行歌曲:「踝骨跟脛骨相連,脛骨跟膝蓋骨相連」。總之在你小時候,可能都聽過喝牛奶有助強健骨骼和牙齒的說法,因為我們都不想變成沒有骨頭的一團東西,而且很多名人都拍過宣揚牛奶益處的牛奶廣告,所以我們才喝牛奶──牛奶之於骨頭健康,就像蜜蜂之於蜂蜜。
- Apr 18 Fri 2014 14:36
雙磷酸鹽治骨鬆 拔牙後顎骨壞死
雙磷酸鹽類藥品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癌症骨轉移或多發性骨髓瘤,但服用期間若接受拔牙、植牙手術,或服藥時間太久太頻繁,恐造成顎骨壞死,甚至有引起敗血症死亡案例。
據食品藥物管理署不良反應通報,從民國88年至102年底,共接獲115件個案使用雙磷酸鹽類藥品,造成顎骨壞死或其他牙齒病變、13件造成非典型股骨骨折。115件中56件是骨鬆患者、59件為其他癌症患者,最終有13件獲得藥害救濟給付。
- Apr 10 Thu 2014 16:56
獨補充維生素D無法增骨密度 亦須曬太陽
單獨補充維生素D無法增加骨質密度或減少年長者跌倒誘發的骨折。愛丁堡大學人口健康中心研究員托德拉圖指出,研究顯示,單單補充維生素D對年長者的骨骼健康幫助有限。
托德拉圖指出,透過統合分析綜合實證性較強的研究結論,單獨補充維生素D在年長者骨骼方面的作用並未顯示明顯有益,也不會影響死亡率。
- Dec 27 Fri 2013 18:14
預防骨鬆! 停經後應做骨質密度檢測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骨質疏鬆症是無聲無息的隱形殺手,許多人因骨折才發現自己罹患骨鬆,甚至出現嚴重的髖部骨折而喪失性命;醫師指出,女性停經後荷爾蒙會快速下降,導致蝕骨細胞數量增加,造成骨本快速流失,就容易罹患骨鬆,建議停經後婦女應至醫院進行骨質密度檢測,評估是否需要藥物治療。
骨科醫師楊再興表示,骨質疏鬆症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3高疾病之外的第4大慢性疾病,不過,有別於3高疾病,身體會出現明顯的不適反應,罹患骨鬆的患者身體通常沒有任何異狀,直到發生骨折才意識問題的嚴重性。
- Nov 06 Wed 2013 18:58
停經婦女5年內 恐流失25%骨本(新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骨質流失是屬於正常老化過程中的一部份,但如果骨質變得太脆弱,就容易因小碰撞造成骨折。國內每年因骨質疏鬆症造成的骨折高達13萬人次,其中有3-5千人股骨骨折,國外研究也指出,老人股骨骨折後,約有5-20%的患者於1年內死亡,50%以上會行動不便,需要終身照顧。
每年骨鬆高達13萬人 停經婦女最多
- Aug 23 Fri 2013 10:20
骨鬆性骨折 3成台女一生一次
骨質疏鬆症不痛不癢,因此被稱作隱形殺手,根據調查指出,50歲以上確診骨鬆症患者男性佔23.9%、女性則高達38.3%,振興醫院復健科醫師李林鍵表示,骨鬆症是全球第二常見的流行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台灣有1/5 的男性與1/3女性一生中至少發生一次骨鬆性骨折。
骨質疏鬆症好發於停經後的女性及年老的男性,通常男性產生骨鬆性骨折的平均年齡比女性晚5至10年,患者常因為小碰撞、外力而骨折,其中最常見於脊椎、髖關節及腕關節,其中以髖關節骨折的死亡率最高,髖部骨折者一年內致死率男性高達22%、女性則有15%。
- Aug 12 Mon 2013 18:19
髖關節骨折患 2成於1年內過世
台灣已經進入老年化社會,長者的疾病也越來越盛行,如骨質疏鬆就是這樣的一個毛病,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骨科醫師胡智雄指出,許多長者都是因背部痠痛或膝蓋痠痛而求診,除退化性疾病外,骨質疏鬆症所引起的骨折,常嚴重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
- May 03 Fri 2013 15:08
抗日防曬過頭 吃鈣補骨白做工(新聞)
門前防曬要做好,但您知道使用防曬係數達SPF三十,會幾乎阻止人體合成維生素D,而缺乏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鈣都白補了。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詹鼎正醫師昨(二)日表示,若缺乏維生素D,天天補鈣其實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為維生素D可促進人體吸收鈣質、調節副甲狀腺素濃度以減少骨質流失,也確保骨骼進行正常更新與礦質化,增加骨密度。此外,維生素D亦可促進肌肉組織發育,改善肌力並減少二十%跌倒和骨折的風險。
- Mar 05 Tue 2013 19:36
骨骼健康-35歲重度骨鬆 國內輕熟女骨氣堪慮
- Sep 25 Tue 2012 15:41
銀髮族殺手 骨折致死率逐年攀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知道骨折後如果沒有好好保養,可能造成死亡嗎?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研究顯示,骨鬆併發症中最嚴重的是髖部骨折,而65歲以上的男性在骨折發生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2%,是女性的二倍。台安醫院骨科醫師劉文俊表示,骨折後容易使病人的活動力下降,容易引發各種不同的併發症,甚至造成死亡。呼籲民眾萬一發生骨折,必須立即接受治療,降低因骨折導致的生命危機。
- Sep 25 Tue 2012 09:07
研究:紅茶降血壓 綠茶增骨質密度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 華人健康網 – 2012年9月24日
- Aug 27 Mon 2012 15:16
國人髖關節骨折發生率 亞洲居冠
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期刊資料顯示,台灣每十萬人中就有四五○人髖關節骨折,發生率居亞洲之冠、世界第七名。國內一項針對一萬七千多名五十歲以上民眾檢測也發現,逾七成有骨質減少、骨質疏鬆問題;每廿分鐘就有一人髖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