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本部落格提供脊骨神經醫學,物理治療、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痠痛、脊骨保健相關衛教。本網站提供的訊息僅供教育與醫療資訊推廣,不可以取代醫師、治療師、護理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或治療建議。如須尋求專業醫療診斷、建議或治療,請向醫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諮詢。


文章歡迎引用分享,請註明作者與出處。有找不到的衛教資訊嗎?請多善用部落格左側的文章分類與搜尋功能! 更多衛教資訊請按"讚"加入" 倍康脊背諮詢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加入好友

美國的脊椎相關疼痛治療每年耗費高達1345億美元!面對如此龐大的負擔,有沒有更聰明的選擇呢?最新的研究顯示,看脊椎疼痛問題,選擇看 #脊醫(#Chiropractor)不僅效果好,還能省錢!

研究人員在過去數十年間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比較了脊椎疼痛患者在不同醫療提供者間的治療費用。最新2024三月發表的結果發表,首選脊醫的患者,需要的 #鴉片類藥物 處方更少,#手術#住院#急診#轉診#進階影像檢查 以及 #注射 等醫療服務也大大減少!

下游費用通常在初始提供者完成服務後產生。下游財務成本包括昂貴的侵入性手術,如住院、手術、注射和高級成像。阿片類鎮痛藥成癮的長期後果會帶來額外的財務和非財務下游成本,包括曠工、生活品質下降、心理困擾和藥物過量導致的死亡。

Bise等人在2023年的一項研究中繼續研究這一概念,發現首選第一線醫療提供者與未來醫療保健利用之間存在關聯。他的團隊得出的結論是,#脊醫 和 #物理治療師 都提供 #非藥物 和 #非手術 干預,並且他們的早期介入與醫療資源的即時和長期利用率下降有關。最新的治療背痛準則,也確實建議以非藥物治療方式優先!

這意味著什麼?就是患者可以獲得到有效的治療,同時還能省下一大筆醫療費用!相比之下,其他治療方式可能需要更多的醫療程序介入,而這些都需要額外花錢。

總之,選擇脊醫作為首選醫療提供者,不僅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應對脊椎疼痛,還能讓你的荷包更加鬆一口氣!一起選擇更聰明、更節省的治療方式,為自己的健康和財務打造更穩固的保障!

參考資料:https://reurl.cc/eL4v8W

選擇脊椎疼痛治療:花錢少還能更舒心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博今天看新聞學了一個新名詞,「天使蹲」,這是知名女星迪麗熱巴拍攝天使造型時的踮腳蹲姿。引起大家的熱議! 新聞也有專家指出模仿這樣的動作,可能對下肢關節帶來一些傷害。張博自己試了一下,覺得是還算輕鬆達成。但是天使蹲其實是一個複雜的動作,其力學狀況可能導致受傷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墊腳蹲.jpg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Whiplash associated disorder

認識Whiplash associated disorder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揮鞭式頸椎創傷WAD懶人包(上)

揮鞭式頸椎創傷WAD懶人包(上)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期的研究發現,對於有長期頸椎問題的患者,定期拜訪 #脊醫 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管理和維護方式。這種照護方法結合了初始的脊醫治療和長期的保健計畫,適用於肩頸痠痛或神經根的疼痛症狀。以下張博將結合兩篇研究,提供一個全面的建議,以便你更好地理解脊醫療法的好處。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為了追求效率常忽略了自己的健康。然而,保護 #脊椎健康 至關重要,特別是椎間盤這一關鍵結構。接下來,張博簡單介紹 #椎間盤 的結構、功能以及相應的保健知識。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顳顎關節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 #TMJ ) 這個關節正好是掌管我們開口閉口的關節。這關節正好位於耳朵的前方。當我們咀嚼時,這一個關節同時也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因此,當這個關節發生問題時,最常見的可能包括無法打開下顎、下巴痛、頭痛、面部疼痛。或者打開嘴巴時會聽見下巴關節移動的聲音,耳朵可能感覺塞塞的或耳鳴,也可能產生頭暈的症狀。如果置之不理、不但影響咀嚼功能。緊接著消化系統負荷就增加 。還會改變頭顱骨與頸椎的相對位置,甚至影響自律神經系統。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博經常被問到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還可以接受脊椎矯正嗎? 是不是應該要等過了急性期之後再來矯正? 讓我們來聊一聊這篇在瑞士的頸椎椎間盤突出的研究吧!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是否曾經感受到腰部的劇痛,或是經歷過由於神經壓迫所帶來的不適?這些症狀很有可能與腰椎椎間盤突出有關! 腰椎椎間盤突出是一種常見的脊椎疾病,其中的椎間盤(位於脊椎骨之間的軟墊組織)因受壓而突出,壓迫周圍的神經根,引起疼痛和神經功能障礙。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腰椎區域,導致腰背痛、下肢疼痛、麻木和無力等不適。

近期,香港與越南的脊醫聯合發表了一個驚人的病例報告(1)。報告中描述了一位52歲的亞洲男性,他因急性L3/L4椎間盤突出而經歷了嚴重的腰背痛和雙側神經根病變,導致嚴重的脊髓管狹窄和雙側L4神經根壓迫,造成嚴重的下背痛與雙腿神經痛。MRI影像顯示了巨大的中央型突出。這位患者選擇了為期十週的保守治療計劃,其中包括高速低振幅的脊椎手法矯正、輔助療法和家庭運動。令人驚訝的是,即使患者初始狀況極差,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有了顯著的疼痛緩解、功能改善和近乎恢復的症狀。六個月後的隨訪MRI顯示L3/L4椎間盤突出消失,並且九個月後患者仍然無症狀。這個案例引起了對於腰椎椎間盤突出自癒潛力和保守治療的重要性的關注。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們生活中,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最近有一篇2023年的研究,發表於"大腦、行為、免疫與健康期刊"中指出,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共同影響健康和康復的過程。這也告訴我們,在治療上,單純以生理結構醫學的方式是不足夠的,但現今的醫療模式似乎過度著重在生理結構醫學上,而忽略心理與社會因素對健康造成的巨大影響。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校工低頭彎腰鑽入一個小空間打掃,突然聽到脊椎"咖" 的一聲! 回去之後開始出現耳鳴與耳悶的症狀,然後漸漸喪失了聽力。期間找遍許多醫生都無法找出原因醫治。就這樣耳聾了17年後,接受D.D. Palmer的脊椎矯正治療之後,竟然神奇地恢復了聽力。這不是天方夜譚, 是真實發生在1895年脊醫史上,哈維(Harvey)接受第一次的徒手脊椎矯正。當時造成了轟動,也開始脊骨神經學(Chiropratic)與脊椎徒手矯正的發展。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2022年11月一項發表在BMJ Open的研究發現,因 #椎間盤突出 或神經根疼痛(即 #坐骨神經痛)引起的腰椎疾患,最初去看脊骨神經醫師(Doctor of Chiropractic,以下簡稱脊醫)接受脊椎矯正 的成年人在隨後的兩年中,接受椎間盤切除術(即椎間盤突出手術)的機會比率較低。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腸道素有人的第二個大腦之稱,原因是腸道部滿密集的神經系統,再者腸胃道內的菌叢與身體調節免疫系統功能,發炎反應息息相關。腸道內的菌叢決定了你的身體是否更傾向於發炎的體質。腸道的健康直接關係大腦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的健康。也就是腸腦軸(Gut-brain Axis)的概念。2022 年發表的這篇前瞻性文獻回顧"Gut-disc axis: A cause of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and low back pain?"除了回顧了腸胃道菌叢生態與骨骼健康關係之外,提到另一個更新的觀點腸-椎間盤軸(Gut-disc Axis)。腸胃道菌叢生態平衡,可能關係著椎間盤的健康問題。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疫情有點升溫的趨勢,有好幾個朋友、親戚、街坊鄰居不少人染疫。最近也有人考慮是要現在追加疫苗還是等著新世代疫苗? 可以先了解一下目前兩大學派的論點和自身情況,再做個考量。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韌帶是連接相鄰骨頭的重要軟組織。主要在關節活動時,提供必要的穩定度。一旦關節穩定度不足,就會衍生一連串的疼痛甚至關節磨損退化問題。韌帶拉傷是相當常見的軟組織受傷, 嚴重的韌帶斷裂需要手術修補。而絕大多數輕度或中度的韌帶拉傷都可以保守性的治療改善。只是韌帶在拉傷後修補時可能會面臨到那些問題?

1.新生成的纖維組織比原本更僵硬且弱。原先韌帶主要是由Type I膠原纖維組成,受傷後會生成Type III膠原纖維,直徑與彈性強度都比原本的纖維差。修補期間提供適當的拉力,可以讓新生的纖維長得更好,更強壯。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初大腦神經學家認為所有的腦神經細胞在大腦停止發育之後,就不再生成新的細胞。可是自八O年代起,神經學家開始對 "腦神經細胞再生" 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看法。近年來的研究也發現,成年人仍有可能機會新生神經元細胞並形成新的神經突觸連結。這提供了一個能讓大腦延長活性的可能性。而身體遵循的一個不變的法則 "用進廢退",一旦使用頻率降低,功能就會開始衰退。那如何有效率的來鍛鍊我們身體來活化大腦呢?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腰椎椎間盤突出 的典型症狀就是壓迫 #腰椎神經根,造成 #下肢酸抽痛麻, 嚴重者可能甚至導致 #肌肉無力萎縮。如果壓迫重要的神經構造- #馬尾神經束(cauda equina )時可能甚引起失禁的嚴重問題。甚麼時候患者應該考慮開刀治療? 甚麼時候該選擇保守治療? 椎間盤突出的大小是判定手術與否的重要依據嗎?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世界開始進入人口老化階段,加上近來運動風氣的盛行。越來越多人可能有肌肉骨骼系統的毛病。以英國為例,肌肉骨骼系統相關的手術支出,就佔所有類型手術支出的1/4。若不改善相關的醫療計畫,肌肉骨骼系統的醫療負擔勢必會逐年增加,排擠其他醫療資源,嚴重影響國民的整體生活品質。其實世界衛生組織也早在十多年前就投入大量人力與資金來研究肌肉骨骼系統的治療,期待提供更有效率,更經濟的肌肉骨骼系統治療模式,來減輕將來龐大的醫療支出。研究的結果為何? 文末再跟大家說明。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托腹帶怎麼綁? 差很大!】
再三周不到即將卸貨的準媽媽因為朋友的介紹來找張博。懷孕到後期開始出現 下背痠痛臀腿痠痛下肢水腫恥骨疼痛 的不適感。起初會用托腹帶托著肚子,隨著肚子越來越大,她發現托腹帶反而讓腰痠的狀況更不舒服,綁上去10分鐘腰就痠到受不了,所以乾脆就不用了! 第一張圖是他原先綁托腹帶的方式。以腰椎作為支撐,帶子繞過肚子下方托住的穿戴法。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坦白說在還沒接觸到脊骨神經醫學之前,很難理解為何情緒對身體的影響會如此的巨大。聽課堂上的,讀書本裡的, 都不如自己親身接觸許多個案之後,被強大又真實的心理影響給震攝住。最近不少客人跟我聊到新的電視劇" 四樓的天堂" 。雖然沒看過, 但是Google了一下,第一集的標題卻讓我很有感 "心裏的傷, 身體會記住"。 多數人的求醫過程,總是著重在身體上的療癒。卻忽略了需要被療癒的可能不只是身體,還包括了心理。或者在有些人雖然不舒服在身體上,但"心理" 才是真正需要被療癒的區塊。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類鴉片型(opioid )止痛藥物在使用上是雙面刃。除了強力的止痛效果之外,可能伴隨的藥物成癮和嚴重副作用。根據美國藥物濫用機構的研究統計,海洛英成癮者中,有80%是從處方類鴉片型止痛藥開始的,這些病人對類鴉片止痛藥成癮需求增加後,轉向無須處方,也不需經過醫師、藥局、醫療保險管制,相對容易獲得的非法毒品。這群原本無辜的病人服用處方藥,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染上毒癮之後,衍生的就是一連串全民健康,社會治安,和重挫經濟的國安問題!  2017年10月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公開承認美國的鴉片問題已經進入失控狀態,是嚴重的公共衛生議題更視為是國恥!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頭暈" 是一個很常見的不適症狀。可能造成頭暈的原因也非常多種。然而有一種頭暈,沒有辦法從影像檢查, 理學檢查,或血液檢查的結果來做直接診斷。只能由已知檢查來逐項排除其他原因之後,最後才來給予這種類型的診斷。到此時,患者可能已經看過很多不同科別的醫師,做過很多"未發現明顯異常"的醫療檢查,而浪費許多時間。這種類型的頭暈稱之為頸因性頭暈(Cervicogenic Dizzness,簡稱CGD)或頸因性暈眩(Cervicogenic vertigo)。

80273_s.JPG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脊骨神經醫學是一種專注於身體結構的治療系統,尤其是脊柱。脊醫通過調整身體的排列來緩解疼痛、改善功能並幫助身體自癒。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已經忘了前一次拔智齒是甚麼時候? 可能是要到美國讀書前把右邊的智齒處理掉了。左下顎的水平智齒跟我和平地處了好長一段時間。去年開始偶爾會覺得左邊後面牙齦好像腫腫的,但是自己過一段時間就又會自己好。看過牙醫,當時建議要是經常出狀況就要早點拔除。ˊ這一次其實沒有特別不舒服,去檢查時牙醫師又建議我要處理掉這個水平智齒,已經開始影響它前面的一顆臼齒了,而且包覆水平智齒的牙齦也有膿皰, 該把它處理掉了。
牙醫師解釋著他打算如何處理水平智齒。他說我這顆智齒很大,直接拔傷口會很大, 也會傷到齒槽骨。他打算把智齒破壞成兩三塊後分別取出。這樣傷口會比較小。牙根也必較不會去傷到後面的神經。拔完之後的洞再填骨粉和膠原蛋白幫助修補。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COVID-19疫情增溫,每天很多讓人心情不美麗的新聞在電視/網路上的傳播。加上不能自在地出門走走,不得不必須要待在家裡。已經讓很多人心裡焦慮不安的情緒逐漸累積。但是這些情緒其實是要找個出口或宣洩的方法。已經染病的人,或健康的人可以透過什麼方式來讓自己呼吸得更健康,更有效率。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呼吸的小技巧和重要的呼吸觀念,希望可以幫大家好好地應對這次危機。

 

文章標籤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