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最近有一篇2023年的研究,發表於"大腦、行為、免疫與健康期刊"中指出,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共同影響健康和康復的過程。這也告訴我們,在治療上,單純以生理結構醫學的方式是不足夠的,但現今的醫療模式似乎過度著重在生理結構醫學上,而忽略心理與社會因素對健康造成的巨大影響。
 
當我們面對疾病時,醫學報告是我們了解病情的重要依據。放射科醫師實際解讀影像時並不會實際接觸或檢查患者,為了避免後續的糾紛,對於影像中的所有細節都需要描述出來,再由主治醫師根據患者狀況去加以解讀。然而,現在患者可以便利地取得自己的影像學檢查報告,也會上網搜尋自己的健康問題,影像報告中的用詞若未經專業的解釋,可能會影響患者的預後和焦慮狀態,成為一種反向安慰劑。
 
一篇2023年三月發表於"疼痛研究期刊",關於下背痛患者可能會因接觸未經過濾的醫學信息,或對報告中使用的醫學術語的不完全理解而引發負面情緒反應。這可能會導致對這些專業術語的誤解,從而使患者相信他們的脊椎可能存在嚴重的"結構性損傷"。脊椎損傷的負面看法會導致疼痛持續存在,並通過災難化的放大機制,致使後續治療失效。在這項研究中,大約一半的患者表示在閱讀報告時經歷了至少一種與焦慮相關的症狀。結果,患者報告說他們 #對疼痛的關注增加,導致潛在的反安慰劑效應。無論這些影像檢查的具體發現與症狀有無直接關聯與否,會使患者感到更緊張和擔憂,進而直接影響他們的康復過程。
 
多數下背痛患者一旦認為自己脊椎存在嚴重的"結構性損傷",說服患者運動變成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一動會痛,是否會導致更嚴重的損傷? 那乾脆不如就不動,這樣也就比較不痛了!"這樣的迷思會深植在下背痛患者的心中 然而,研究卻發現完全相反的方向。
 
最新2023年發表在"脊椎期刊"的研究探討了運動與久坐行為與下背痛的發展軌跡之間的關聯。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追蹤研究,對329名有下背痛病史的成年人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觀察。研究結果顯示,參與中度到高強度體育活動的人在一年內出現嚴重下背痛的概率較低。此外,每天坐著的時間越長,出現嚴重下背痛的概率也越高。研究人員建議,對於有下背痛病史的人來說,適度的運動和減少久坐行為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因此,當我們面對疾病時,不僅要注重身體的生理健康,也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並且要透過專業來正確地理解醫學報告,避免負面情緒的影響。只有綜合考慮身體、心理和社會因素,才能真正實現健康與康復。
 
最後讓張博想到太陽與北風的寓言故事,如果把心裡的那個障礙比喻成包緊身體的大衣,當覺得情況越是嚴峻,越是困難時,手中的大衣自然就會捉得更緊。當你心中的太陽出現時,要不要脫大衣,就取決於你自己了。祝大家找到心中的太陽! !你身邊有甚麼人、事、物可以當作你的太陽的呢? 可以分享一下,說不定也能幫到其他人喔~
_b326b39a-0a03-42c8-a5c0-6ffb0211cecd.jpg
#gototherightside
#動起來
 
參考資料
arrow
arrow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