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有幾位從事按摩業的客戶來訪,特地提到泰國發生的一起備受關注的新聞事件:一位知名的年輕女歌手,因身體不適去按摩,其中兩次還接受了按摩師的頸部扭轉操作。隨後,她的身體逐漸出現麻痺,最終在一個月後不幸去世。這起事件引起廣泛討論,許多人想知道:這是否是按摩或頸部扭轉直接導致的?
從公開的新聞圖片中,可以看到這名女歌手的頸椎有輕微的滑脫現象。新聞報導暗示,可能是按摩師的不當操作導致了這種情況。但仔細分析頸椎影像,會發現下方椎體(C5)的形狀呈現梯形,這可能意味著滑脫並非近期才發生,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對於年輕人來說,這種形狀的改變可能源於早期的頸椎問題,如姿勢不良或頸椎長期承受壓力,導致椎體向前移動。事實上,在日常臨床工作中,輕度滑脫或輕微頸椎退化的影像非常常見,這些變化未必會直接導致嚴重的神經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這名女歌手的最終死因被報導為腦部腫脹與血液中的真菌感染。即使按摩程序不當導致脊椎損傷,從醫學角度看,脊椎滑脫與真菌感染之間的因果關係仍然十分薄弱。真菌感染通常需要一個感染入口,例如手術、免疫功能低下或某些內部損傷。推測這名歌手可能在按摩前就已經有脊椎感染的潛在問題,而這些感染在特殊情況下可能不伴隨發燒等明顯症狀,進一步引發脊椎疼痛與僵硬。
然而,這起事件仍提醒我們,頸椎操作特別是矯正手法具有一定風險,必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士執行。頸椎結構複雜,包含動脈、神經和骨骼等重要組織。如果操作不當,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如頸椎損傷、神經受壓甚至血管破裂。對於未受過專業培訓的人員,頸部矯正操作更是極大的風險。
在這裡,筆者再次強調專業脊骨神經醫學(Chiropractic)的重要性。合格的脊醫(chiropractor)接受了多年嚴格的解剖學、生理學與矯正技術訓練,能夠在精確診斷的基礎上進行調整操作,風險極低。這與一般未經嚴格訓練的人員操作有著本質的不同。
對於有類似頸椎不適症狀的患者,以下幾點建議值得參考:
-
選擇合格的專業人員:頸椎調整或矯正應由持有專業資格的脊醫進行,避免交由未經訓練的人員操作。
-
注意病史與症狀:若頸部疼痛伴隨其他症狀,如麻木、無力或頭痛,應優先就醫,檢查是否有潛在的結構性問題或感染。
-
避免高風險操作:未經診斷的情況下,不要隨意接受頸部扭轉或矯正手法。
-
定期檢查:有慢性病或免疫功能低下或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需定期檢查,以早期發現可能的潛在感染或病變。
總結來說,這起事件中的具體因果關係需由法醫與醫學專家進一步調查才能確定,但它與近期醫美診所在無麻醉醫師下麻醉患者造成死亡的案例都突顯了正確分工與專業技術的重要性。看似簡單的日常操作若無專業訓練與評估,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我們希望藉此提醒大眾,健康是一件不容妥協的事,選擇信任並接受經過專業培訓的醫療專家服務,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保障自己的安全。
文:張軒彬 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 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