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因為害怕受傷或疼痛而選擇少動甚至不動?最新研究發現,缺乏身體活動比睡眠問題、吸菸或不健康飲食更容易加劇疼痛!如果你覺得不運動能避免疼痛,事實可能剛好相反——「不動比你想像的還可怕!」
📊 大型研究數據告訴你
一項涵蓋 28 個國家、27,528 名 50 歲以上成年人 的研究發現:
🔺 幾乎不運動的人,發生嚴重疼痛的風險高達 4.35 倍!
🔺 這個影響力 比睡眠問題 (1.83 倍)、不健康飲食 (1.78 倍) 甚至 吸菸 (1.21 倍) 都還要強!
🔺 運動量與疼痛呈「劑量反應關係」——運動越少,疼痛越嚴重!
❌ 為什麼不動反而更痛?4 大關鍵
1️⃣ 肌肉與關節退化:長時間不動會導致 肌肉流失、關節僵硬,身體承受壓力的能力變差,反而更容易受傷。
2️⃣ 發炎反應增加:運動有助於減少發炎,缺乏活動可能讓發炎物質堆積,加劇疼痛。
3️⃣ 恐懼迴避行為 (Fear-avoidance behavior):
➡ 「動了會痛,所以不敢動」 → 「不動,肌肉變弱,動一下就更痛」 → 「更不敢動」,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4️⃣ 大腦放大疼痛感受:即使只是輕微的不適,缺乏活動可能讓大腦過度解讀,放大疼痛感。
✅ 如何打破「越不動越痛」的惡性循環?
💡 1. 從低強度運動開始:散步、伸展、輕度肌力訓練都是好選擇!
💡 2. 逐步增加運動量:「劑量化」運動,避免過量導致傷害。
💡 3. 學習疼痛科學:透過 疼痛教育 (Pain Science Education) 和 認知行為治療 (CBT),改變對疼痛的錯誤認知。
💡 4. 避免過度休息:讓身體適度活動,防止肌肉無力、關節更僵硬。
📌 結論:越不動,疼痛越嚴重! 從現在開始,動起來,讓身體適應活動,才能真正改善疼痛!💪
你是否也曾因為害怕疼痛而不敢動?留言分享你的經驗,讓我們一起找到更好的解決方式!

你以為不動能減少疼痛?最新研究告訴你,越不動越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脊醫張博 的頭像
    脊醫張博

    脊醫張博的園地-Chiropractic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