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工商社會中,很多家長除了一方面希望自己的baby能趕快學會走路之外, 認為把孩子放在學步車上也方便餵食和照顧, 更不必擔心學爬的孩子爬行時把手弄的髒兮兮。 尤其是雙薪家庭托嬰給祖父母照顧的家庭使用學步車的頻率更是明顯。 儘管之前很多醫學專業人士都建議學步車對於孩童的發展有負面的的影響, 不外乎過早學走可能造成下肢變成O型腿、 孩童缺乏由爬行所獲得的感覺統合刺激之外。但是為了方便照顧,還是讓很多家長把孩子放在學步車上。 我將以脊骨神經學的角度分析為何使用學步車是不利孩童的脊椎發展。
首先介紹脊椎基本部位及曲線 可分為頸椎、 胸椎、 腰椎及薦椎。 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 胎兒在子宮中是全身屈區的位置, 因此全身的脊椎曲線是呈現" C"狀(如圖一 曲線往後) 。
這一個往後凸的脊椎曲線,成人之後在胸椎與薦椎仍持續保留往後凸。
第一個發展"倒C"的前凸曲線的位置是在頸椎。 也就是嬰兒爬行時開始抬頭的時候發展定型(如圖二)。 幼兒發展理論當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理論是必須先完成頭部控制能力,之後再發展其他直立所需要的能力。 例如 脊椎其他部位的控制力、 伸手取物的協調力與控制能力、 骨盆穩定度...等等。
當幼兒藉由爬行的過程當中,其實是他們在學習控制這些肌肉與脊椎的穩定性的過程。 頸椎的曲線也因為爬行時抬頭的動作逐漸發展為"倒C"的前凸曲線。 當頸椎與骨盆的動作與肌肉穩定度已經成熟到一定的階段之後,動作發展自然會向下一個階段:站立行走。
之後藉由站立行走發展的二個前凸"倒C"曲線- 腰椎因此成熟(如圖三。) 完整的脊椎曲線在頸椎與腰椎是"倒C型"(LORDOSIS前凸) ,而胸椎與薦椎是C型 (KYPHOSIS,後凸) ,。完整的發育曲線提供脊椎足夠的穩定度、避震力與力量。
有一派脊椎側彎的理論是認為:頸椎與前庭系統問題可能與自發性不明原因的脊椎側彎有關。 偏偏爬行是訓練與整合這兩樣系統的重要練習 。當把孩子放在學步車上,等於是減少了孩子爬行的時間,爬行時的仰頭動作,被玩著學步車上前的玩具而低頭的姿勢取代。頭部控制與與頸椎尚未發展完全之前,腰椎又被迫直立起來,看起來是不是有揠苗助長的感覺~~
在我接觸脊椎側彎的患者當中 99.9% 的頸椎皆呈不完整的"倒 C"曲線。 巧合的是有高比例的脊椎側彎患者不是跳過爬的階段,就是小時候都曾經坐過相當時間的學步車。 這或許只是巧合 不過我認為兒童正常發展有一定的階段,越是減少不必要的人為干預才能使幼童有完整發展的空間。
插圖選自Chiropractic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Sacro Occipital Technique.
文"張軒彬 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
相關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