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過度使用頭痛」,又稱為藥物反彈性頭痛或藥物誤用頭痛,它是一種因過度使用單純止痛藥,所引發的慢性頭痛病症,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邱律諳指出,此類型頭痛,在台灣的盛行率約1.1%,大部分為女性,由於病情發作常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降低工作效率,令病患身心受折磨。
邱律諳說,如阿斯匹林、乙酉先氨基酚酉分、翠普登、麥角胺(ergotamine)、巴比妥鹽(barbiturates)、咖啡因、複方止痛藥(市售成藥或感冒糖漿)等頭痛用藥,都可能引發慢性頭痛病症。藥物過度使用頭痛不減反增,而減少服用止痛藥反而可讓原有的頭痛緩解。
止痛藥過度使用會發生副作用,像麥角胺濃度過高時,可能會發生周邊感覺神經病變、思考遲緩、腦動脈管壁彈性變差、情緒低落等副作用。其他種止痛藥物濃度過高時亦會產生神經系統的問題,如自主神經系統失調等。患者通常有焦慮症、情緒障礙、強迫症、睡眠障礙及使用精神興奮劑、菸癮、肥胖等共同症狀。
邱律諳醫師舉病例說明指出,一名60歲女性,有慢性偏頭痛病史,服用市售感冒液,每天1瓶,持續7年左右,結果頭痛幾乎每天都發作,已有數年,常伴隨嚴重的噁心感與嘔吐;另名72歲女性,從年輕就有偏頭痛,服用兩種市售感冒液,每天一至20瓶,持續20餘年,近十餘年來幾乎天天頭痛,這些都是藥物過度使用頭痛。
邱律諳醫師指出,藥物過度使用頭痛的主要治療方式是「藥物戒斷法」,亦即將止痛藥物全部停掉。在停止服用止痛藥物期間可能會出現戒斷症狀,包括頭痛加劇、噁心、嘔吐、低血壓、心悸、睡眠障礙、焦躁不安等,時間持續二至十天,最長可達一個月。使用嗎啡類、巴比妥鹽、鎮定劑等容易產生嚴重戒斷症狀的病人,甚至可能需要住院治療。在戒斷時期,臨床醫師將採用症狀治療,並使用預防頭痛發作的藥物。
http://news.msn.com.tw/news2652629.aspx
-------------------------------------------------------
版主案:
許多研究發現以脊骨神經醫學不打針吃藥的方式治療頭痛有相當不錯的效果。以頸椎矯正、運動調理或飲食控制可以治療頸因性頭痛、緊張性頭痛、偏頭痛...等類型的頭痛。
公告版位
本部落格提供脊骨神經醫學,物理治療、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痠痛、脊骨保健相關衛教。本網站提供的訊息僅供教育與醫療資訊推廣,不可以取代醫師、治療師、護理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或治療建議。如須尋求專業醫療診斷、建議或治療,請向醫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諮詢。
文章歡迎引用分享,請註明作者與出處。有找不到的衛教資訊嗎?請多善用部落格左側的文章分類與搜尋功能! 更多衛教資訊請按"讚"加入" 倍康脊背諮詢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 May 15 Tue 2012 09:34
濫用止痛藥 頭更痛(新聞)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