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醫學背後的黑幕

作者:陶昌文(醫師)

我是一位麻醉科醫師,我協助外科治療疾病,為了我的工作以及自己的健康,我需要了解疾病。
 
五月十五日,優秀的中天主播史哲維先生自殺身亡;五月十二日台南白河的吳先生、板橋的彭女士自殺身亡。如果他們都沒有吃過抗憂鬱劑,我今天不會寫這篇文章,畢竟真相應該被知曉。
    
在過去擔任醫職的二十年中,我大量閱讀西方自然醫學著作,以及東方中醫書籍,也讀了物理學家所研究的能量醫學著作。很久以前我就體會到,正統的西方醫學並沒有所有醫學的答案。

許多的「病」,西醫不能確定其原因,只能把它稱為「症」,或是「症候群」。可是一般大眾並不了解「病」與「症」的差別,這些「症」,透過媒體的宣傳或其他行銷手法,很容易「教育」(誤導)大眾把症狀當成疾病,需要看醫生、吃藥。例如睡不好、焦慮、憂鬱,還有更年期現象、老人的骨質疏鬆等等,但是這些「症狀」其實只是人們生活中的種種經歷。
    
這種「病」「症」難分的手法,最常為一般西醫所使用,他們是這種手法的受益人。而另一方的受益者是藥廠。兩者結合則成為「發明疾病的人」(這也是個書名,作者為德國資深醫療記者)。
    
行銷這些「病」需要大把的銀子。錢從哪裡來?曾聽說最賺錢的三大產業是甚麼嗎?石油、軍火、製藥!藥廠是最賺錢的產業之一。
    
除了直接打廣告宣傳藥物,或是透過媒體炒作疾病之外,接下來藥廠還能做甚麼來「教育」大眾呢?首先醫生和藥廠們要成立「公益」團體,讓曾經患「症」吃藥的人告訴大家,這個「症」是多麼嚴重的「病」。然後受苦的患者得到了同情與注意,這個「症」也達到了宣傳的效果。這些運作所需經費來自「善心人士」,其中包括藥廠的捐款。顯少有人提醒大家,「症」是表面的現象,就如發燒、頭痛、咳嗽只是感冒症狀;「病」則是因為身體內部的器官、細胞有了問題而導致。
    
藥廠也會捐款給知名大學的醫生或是教授做研究。教授升等需要研究報告,藥廠也需研究報告證明藥物有效。當然,這些經費不會直接由藥廠開立支票留下痕跡。經費來源可能是政府單位或是私人的基金會等等。魚幫水,水幫魚,再自然不過。然而,有無可能「有心人士」會要求研究的結果要朝特定方向發展呢?

這種魚水關係,有其歷史。一九六八年,哈佛醫學院的病理學助教麥庫利醫師,研究且證實了「同半胱胺酸」是造成心臟血管阻塞的原因,但是他卻被逼離哈佛醫學院,到鄉下的一家小醫院做病理科醫師,沒有辦法申請到任何研究經費。原因在於當時許多經費都已投注在研究膽固醇上,想證實膽固醇是造成心血管阻塞的原因。就在那些密集研究之後,治療膽固醇過高的藥物立即上市,至今這種藥每年仍然為藥廠帶來不少進帳。不但如此,西醫界還降低膽固醇需要吃藥的標準值,也就是說更多的人需要吃藥。醫生的收入往往跟藥廠的收入息息相關。而「同半胱胺酸」半世紀以來似乎無人關心,為什麼呢?因為若要降低同半胱胺酸指數,只要服用維他命即可。藥廠無法靠維他命申請專利,醫生用維他命治病會被其他的醫生攻擊。所以患者的利益就不列入考慮了。
    
在台灣,抗憂鬱劑及鎮靜劑曾經是精神科才能開出的藥品。在醫師公會向衛生署爭取後,所有的醫師都可以開立這些藥品的處方了。文明流行病「憂鬱症」再次證明,醫生的收入跟藥廠的收入息息相關。為什麼有醫生常告訴病人,你這種病不能根治,要長期吃藥?因為病人好了,藥少開了,收入就不穩定了。目前健保的制度,讓醫生能藉由開藥量來增加收入。老婆要買香奈兒,兒子要補習英文,給老病人多開幾種藥就得了。

還有,為什麼任何醫生都可以開抗憂鬱劑及鎮靜劑?因為精神科沒有客觀具體的科學根據。憂鬱症理論上是腦部血清素不足,但它不需要抽取腦部液體檢驗證明就可以開藥,只要醫生說是憂鬱症就是憂鬱症。

一般的社會大眾也想不到要問醫生,為何叫憂鬱「症」不叫憂鬱「病」?然而,大家都被教育成凡事乖乖聽醫生的話才對,所以沒問醫生,為何不抽血或做其他檢查,看看是否某個器官出了問題,才表現出憂鬱症狀。人們只看到醫師袍,看不到其背後無形操縱的藥廠推手。
    
甚至在醫學地位崇高的期刊上,許多的研究論文、報告,其實是由藥廠的研究人員所寫,寫完後掛上某大學醫學教授或是某知名醫療中心的醫師為作者。這類事情不勝枚舉,已經導致《美國醫學會期刊》的主編之一憤而辭職,寫下《藥廠黑幕》一書。
    
現在最容易販賣的疾病不外乎憂鬱及過動。抗憂鬱劑「會引發自殺念頭以及暴力行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規定藥廠須將此警告標語印在藥物包裝紙盒上。可是台灣沒有任何領藥的患者會看到這些紙盒,醫院和藥局不會把原裝紙盒給他們,何況原廠藥品印的是英文字。最近自殺的中天主播一定想不到,他因為睡不好而吃下去的抗憂鬱劑,才最可能讓他有自殺想法。
    
近來,可憐的新北市兒童開始被篩檢有無過動症。我相信新北市長很想為民謀福利,只是他不明瞭,「過動症」是精神科醫生以「舉手投票」的方式表決出來的。也就是說舉手的人不夠多,某些症狀就不是精神病了。這種非科學檢測的病症投票制,曾在一九六八年表決通過同性戀是精神疾病,後來在同性戀團體多次上街遊行後,一九八七年又以投票的方式將其排除。我想提醒市長及所有民眾,除了精神科,其他醫科是不以舉手投票來決定疾病的,因為一切都有科學根據。
    
治療過動的合法藥物「利他能」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它的化學結構竟然與毒品安非他命非常接近。我曾聽過使用該類毒品的人描述,在藥性發作的一段時間裡,身心會處於一種做事非常專注的狀態。這不很像「利他能」促使過動兒的專注嗎?民眾一定從沒看過藥物包裝盒中的仿單,這張仿單是政府硬性規定藥廠要附在包裝裡的,它列出了一長串的藥物「副作用」及「罕見副作用」。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查藥物仿單,只要仔細對照每一種副作用,就會發現醫院給的藥袋上,並沒有列出所有的副作用。可能是因為一張紙還列不完,而且列出來就沒人敢吃了。

但是精神科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開更多的藥物來處理那些副作用,於是病患的身體機能被小藥丸們開開關關,無法自主,而以此行事的醫生則荷包滿滿。我一位朋友父執輩的兒子從醫學院畢業後選擇作精神科,父親問他為何選精神科,他說:「因為病人都需要終生吃藥,我一輩子不缺病人。」

在此奉勸凡是小孩好動而造成大人困擾的家長們,一定要找非精神科醫師為他仔細檢查身體。有時候孩子只是營養不均衡,吃太多糖分、色素、不良加工食品,或是蛋白質不足,而表現出注意力缺乏。要知道過敏不見得只是皮膚發癢或流鼻水,有時候,過敏反應也會引發坐立難安。然而,這些林林總總的資訊,沒有人完整的教育大眾。為什麼呢?請讓我再說一次,教育大眾要成本,錢從哪裡來?藥廠會花錢教育大眾不要吃藥嗎?畢竟再有益於患者的研究報告,一旦跟藥無關,是創造不出醫藥收入的。
    
人與人之間的信賴關係很可貴,尤其是醫師與患者間,原本該心懷相同目標,可惜醫療產業背後卻隱藏著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或許大部分人難以窺其全貌,但是您看過偵探片吧?通常偵探們會說一句話:「追蹤錢就是了!」跟您息息相關的醫療問題,或許也可由此線索,探求真相。

------------------------------------------------------------------------------------

憂鬱症由藥廠醫生發明? 潘建志批陰謀論

針對《蘋果》論壇今刊登的文章《那些醫學背後的黑幕》〈http://tinyurl.com/n7abj48〉,因內文提到憂鬱症並沒有沒有客觀具體的科學根據,以及「現在最容易販賣的疾病不外乎憂鬱及過動」、「抗憂鬱劑「會引發自殺念頭以及暴力行為」」等言論,在網路上引起熱議。知名部落客、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今在其臉書〈http://tinyurl.com/pnta2xp〉批評,這類反精神醫學的文章,缺乏完整科學實証精神,總要把精神疾病「去疾病」化,潘建志更指這種說法的邏輯是陰謀論,即這些病症都是為了賺錢的藥廠和醫生發明出來的,其實沒有這些疾病。
 
潘建志表示,說病症是藥廠醫生為了賺錢而發明出來的,沒有醫學史概念。現代的精神科藥物,比方抗憂鬱劑,發明至今只有50年。但精神醫學的診斷分類系統一百多年前就成立了,憂鬱症不是那麼難診斷,甚至從歷史或個人傳記中,都能發現不少古人深受憂鬱症和其它精神疾病的困擾。就算在今日,在偏僻資訊不發達的原始部落裏,同樣的醫學診斷系統還是成立。潘建志說,大腦是個複雜的器官,人類對腦的基本功能如記憶,判斷,情緒的運作機制都還不是很了解,不必提這些功能出錯時的完整細節,但這不表示我們不知道大腦是否有出錯或出了那一種錯誤,好好搜集資料加上基本的統計,可以確定大部份的精神疾病有家族傾向也就是和基因有關,這是科學實証的精神。
 
潘建志更表示,反對精神醫學的人,請去醫院的急診看看那些因為自殺被送來垂死的病患,家屬的緊張不捨和醫護人員的壓力。去圖書館看看那些汗牛充棟為了克服這些問題而付出的巨大心血。去認識一個專業人員,看看他是不是那種唯利是圖為了金錢而利用病人的王八蛋。(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

那些醫學背後的是黑幕還是抹黑?

作者:傅柏畯(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護理師)

拜讀陶醫師的文章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40607/411742/那些醫學背後的黑幕/後,我有點驚訝一位外科醫師會以精神科疾病作為醫藥利益輸送的範例,從事精神科臨床工作將近十二年,我有不同的觀點,希望能提供不同的刺激,避免大眾被媒體或不全然客觀的文章所誤導。

    首先,我們當然為社會上接連不斷發生的自殺事件感到惋惜,其中不乏許多我們所熟悉的名人,就病與症兩個字的定義來說確實不能相提並論,但DSM及ICD給了我們系統性診斷標準,可以明確判斷個案是否到達病態的程度,你可以說這個系統也是一群醫師所決定的,但我認為所有的事不能皆以陰謀論作為發心。以精神科來說,造成疾病的條件為精神疾病一定是腦部的疾病,再者精神疾病得先排除因為外傷、腫瘤、感染、內分泌、藥物、營養缺乏等等可以診斷與處理的疾病,最後有關認知、情緒、行為控制、性格等功能異常也為其範疇,故該科會被發展出來不是沒有脈絡可循,並不是陶醫師所指都是為了牟利所發明的產物。

至於科學上的根據,雖然精神科的歷史算是短的,但多巴胺假說與血清素假說,因有其臨床試驗統計上顯著的意義存在(體內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所以也普遍被醫界、研究者與臨床工作人員所接受,至於憂鬱症只是一般我們普遍的說明與大家所接受的詞,舉個例來說,精神分裂症算不算疾病?我想沒有醫療人會否認吧?但它被稱為症,今天我們因為字面上的不精準而去抨擊它不是疾病似乎難以令人信服。

陶醫師說的沒錯,睡不好、焦慮或憂鬱等現象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到的狀況,但試問如果這些所謂症狀造成個案生活上、工作上或人際關係上嚴重的困擾或不可預期的結果時,個案需不需要接受醫療的協助呢?生理疾病可以很明確看見傷口是否癒合、異常的器官功能是否恢復功能來判斷疾病的改善或痊癒,而精神疾病一樣可以經由醫療介入下看見個案情緒、睡眠、人際關係、職業功能等面向的改善,這些在目前臨床上也都有科學的量表可以測量,把所有精神科藥物,尤其是抗鬱劑汙名化,對於身處該專科的我實在難以全然接受。

    當然,陶醫師所舉的案例,我承認在醫學界肯定會存在因為研究結果不符合關係利益者的期待而被錯誤的對待或處置的現象,但那並不是常態,而是個案,如果以個案來打擊整個醫界的努力,對於也身為醫者的您不覺得不公平嗎?那大量的醫學科學期刊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而如果所有的研究真的都朝向利益所主導,那臨床上我們所看到難以計數因經過治療而能回歸社會的精神科個案又該如何解釋?

另外,陶醫師所舉的中天主播因服用抗鬱劑而導致自殺的結論太粗糙,憂鬱症的個案在恢復的過程中的確是有引發自殺的可能性,但那是源自於個案情緒從谷底慢慢改善,從對事物皆無動機到漸漸有執行力的過程裡,生活中壓力的事件還未改善,個案的認知也可能未能理性,這段時間最危險,所以臨床上我們也會不斷提醒個案、家人要注意這個風險,但不能這樣就下個定論,抗鬱劑引發自殺,因為那不是它被發明的初衷。

    至於利他能的部分,我想就不再贅述,判斷標準如上,都要先排除其他可能性,才會回歸探討過動症的可能,假設個案處於人生發展很重要的階段,每一天都會影響到未來在社會上的適應,但確實又有非一般常態的表現,如果在醫療介入下能協助其順利發展,所用的藥物像不像毒品的結構是重點嗎?藥物是化學物品,是人類發明出來幫助治療疾病及症狀,癌末病人常使用嗎啡,那是不是也不對呢?所以看待用藥這件事,應該是使用者的心態,而非藥物本質。

    最後,想利用這個機會向大眾宣導,目前精神科治療並非僅用藥物而已,講求的是生物心理社會多重因素模式,所以我們不只有醫師開立藥物,還有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及職能治療師五大專業所組成的團隊,分別負責個案病情、認知、心理狀態測驗、家庭系統、社會資源及職業功能的評估與復健,提供團體或個別性的心理治療,雖因健保制度的羈絆下與其所導致的臨床工作負擔,不敢說做得很完美,但目標一直都是以有利個案為核心。

    陶醫師說的黑幕我相信存在,但必須說得更清楚,再者以精神科為範例實有不妥,其他科一樣會有相同問題,外科難道不會有醫療器材與廠商間的差價利益輸送嗎?所以我個人認為凡事都有脈絡,如果要揭露一個現象,必須說得清清楚楚,舉例也要舉的恰當或全面,否則在資訊爆炸的現在,我這兩天就被您的文章轟炸,但實屬不客觀,為避免過於偏頗,在此提供我個人的意見,供大眾參考。

--------------------------------------------------------------

國外相關資訊來源http://www.corbettreport.com/medicated-to-death-ssris-and-mass-killings/

 

 

-----------------------------------------------

版主案:今天這幾篇文章讓我想起了前一陣子美國朋友跟我分享的文章, 順便跟大家分享。上面英文連結文章提及美國重大隨機殺人事件中可怕的巧合竟然是這些兇手都曾服用抗憂鬱劑等藥物。抗憂鬱劑「會引發自殺念頭以及暴力行為」,其實早就不是新聞,美國早有許多檢討藥物、處方與藥商的聲音。只要Google搜一下antidepressant(抗憂鬱劑)就可以找到一大串相關的報導與文章。只是這方面的資訊在中文上似乎都被輕描淡寫, 甚至在藥袋上也沒有提到。在影片中4分鐘左右的圖片說明了美國校園暴力屠殺與抗憂鬱劑處方藥使用的高相關性,也是不容否認的事實。用藥人使用前的確有權利需要了解藥物的用處與可能潛在的副作用。藥像是兩面刃,用藥者不宜貿然停藥,有疑問應向處方醫師諮詢。

PROZAC  

 

文章與影片提及了藥商的利益,我相信這是很多科別, 不只是精神科有的問題。台灣民眾在相對資訊極為不對等與透明的情況下,在選擇醫療行為上經常有許多應該了解卻未被告知的情況,以為只有打針吃藥或手術是唯一的治療途徑,而錯失其他可能的不一樣選擇。傅柏畯護理師提到一個整合醫療的模式,的確除了藥物治療外, 其實有很多種其他的輔助方式可以幫助患者,問題是患者是不是了解這些其他的治療選項。Dr. Stephen Porges 所提出的Polyvagal Theory提供了一些神經學的新解,Vagus nerve,(迷走神經即第十對腦神經)的反應可以影響自律神經系統甚至是情緒系統的運作。過去在臨床上被認為是"心理"失調的情況, 現在事實上可以有迷走神經失調的現象來看待與治療。提供新方向的治療契機。脊骨神經醫學在治療過動兒、自閉兒或甚至一些情緒控制的狀況在經過適當的脊骨神經醫學調理之後改善甚至免除藥物的個案不勝枚舉。

幾年前政府政策大推流感疫苗時,有台灣旅美的自然醫學醫師就曾經公開質疑流感疫苗的副作用與其必要性。當時因為他沒有台灣醫師執照而面臨極大的輿論與西醫界的壓力,甚至疫苗商也要告他,不過其實他提出來的問題在美國同樣很多病人甚至醫師也都會提出質疑的聲音。台灣醫界ㄧ言堂現象在目前看來短時間是很難被推翻的。上面的英文影片與文章連結不錯, 英文沒問題的話應該好好看一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抗憂鬱劑 暴力行為 自殺
    全站熱搜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