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運動員都有扭傷腳踝的經驗。尤其是需要劇烈下肢運動量的運動員如:籃球、羽球、田徑、足球…等等選手。當發生腳踝扭傷的時候該怎麼處理才是正確的?


一般急性扭傷的基本處理原則為PRICE

Protection(保護患部):固定患部,避免過大活動造成更大傷害。
Rest(休息):暫停運動並休息。
Ice(冰敷):患部給予冰敷可消腫止痛。
Compression(患部施壓):適當的包匝可以給促進淋巴回流降低水腫。
Elevation(抬高患部):將換部抬略高於心臟可速進淋巴與血液回流心臟達到消腫目的。

韌帶拉傷的程度可分為輕微拉傷、中度拉傷、重度拉傷、完全斷裂…等程度。嚴重的扭傷亦有可能伴隨局部骨折的情況。因此在未由專業醫療人員檢查確定傷勢之前,嚴禁任何形式的徒手治療,以免加劇韌帶斷裂與關節水腫。

傷害初期處理原則:以降低疼痛、腫脹、提供關節穩定度為首重目標。臨床上可以冰敷、超音波、冷雷射、電療、肌內效貼布配合局部消除水腫的按摩與踝關節運動來達到止痛與消腫的目的。


以肌內效貼布輔助消除腫脹
第一天 明顯紅腫。
  1344895504    
 
第二天 紅腫部位明顯消退
1344895505


第二天 移除貼布 可更清楚看見有貼布覆蓋部分紅腫部位消得更明顯
1344895506
傷害中期處理原則:加速組織癒合,治療方式可給予冰/熱敷、較高劑量的連續超音波、冷雷射治療。此時水腫與疼痛大多已經降低,但開始有活動度受限的情況。依照個人復原情況,足踝關節活動測試可以開始評估並介入治療。肌力訓練此時也應該開始為下一階段的療程做一個開端。

傷害後期必須著重下肢肌力與本體感覺訓練,同時檢測下肢生物力學鍊(足、踝、膝、髖、骨盆...等等部位)必要時給予矯正治療。職業運動員大多會經歷完整復健的療程,如王建民目前的復健課程包含上、下肢與軀幹協調度、整體肌力提升與動作重新學習…等課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將來受傷的機會。但是臨床上一般民眾在第三階段的治療明顯不足。很多重複性扭傷的案例就是未完成第三階段的復健程序或甚至是不痛就停止治療。這些不完全復原的舊傷可能會變成人體氣象台,每當變天就開始酸痛;甚至提高下一次同部位受傷的機率。

右足多次重複性扭傷造成內翻變形
1344860559

相關閱讀:

肌內效貼布

膝蓋痛與骨盆的關連(生物力學鍊概念)

該如何選鞋

 


張軒彬
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 台灣物理治療師
台中/台南 倍康脊背諮詢中心

arrow
arrow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