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更新日期:2010/01/13 04:11
記者何玉華/北縣報導


台北縣立醫院引進傳統醫學「針刀」治療組織沾黏,復健科醫師周清隆說,針刀形似針灸,為一細小的微創外科手術刀,治療時,如針頭刺入沾黏處,鬆解病變組織,切口小、不必縫合,對人體組織傷害低,但醫師對臨床解剖定點需有精準的認識與熟練的技巧。


周清隆說,「針刀」在國內仍不普遍,但可配合針灸加強復健療效,減輕慢性疼痛與關節沾黏僵硬患者的疼痛感,幫助鬆解攣縮的組織恢復關節活動度,有助於突破長期復健治療出現的瓶頸。他表示,「針刀」針尖扁平成刃,刃寬0.8毫米,可幫忙鬆解病變的軟組織、沾黏、攣縮、疤痕、阻塞等病理變化,緩和對神經、血管的刺激或壓迫,但因不像一般手術刀直接劃開組織操作,需要更精確的技巧與安全考量,因此對醫師的專業要求更高,民眾不宜聽信坊間宣傳,任意嘗試。


周清隆指出,適應的症狀有慢性軟組織損傷、慢性軟組織損傷急性發作及部分急性軟組織損傷;外傷性滑囊炎、腱鞘炎、肌肉筋膜炎、增生性關節炎、周圍神經卡壓症、頸椎綜合症、腰椎綜合症、疲勞性骨膜炎、軟組織損傷性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脊柱相關疾病等。

新聞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13/78/1you8.html  
------------------------------------------------------------------------------------------------------
版主案
慢性軟組織沾黏在臨床上是相當難處理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術後或傷害當下能夠給予適當的治療,配合治療伸展操來降低沾黏的情況。但是在深層的組織對於運動能夠解除的組織沾黏其實有限 最主要除了解剖位置不易受到伸展之外,患者在復健的同時大多伴隨著疼痛,也因此很難作到完全伸展的地步。使用針刀由於體積小可以盡量減少傷口以及沾黏的復發,但是仍屬於侵入性治療,必須要有精確的操刀技巧也伴隨著相對的風險。

近來美國脊骨神經科醫師(Doctor of Chiropractic)將以往的一項老技術"麻醉下脊骨關節矯正"(M.U.A.)重新改良發揚光大並造福許多慢性軟組織沾黏的患者。完全以非侵入性的技術將沾黏組織鬆解開來, 風險相對更低。目前美國已經有不少脊骨神經科醫師進駐醫院從事這種進手術室麻醉但是不動刀的治療。
相關文章: 進手術房不開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