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有膝蓋的問題,除了中老年退化的問題之外,年輕人的運動傷害也相當的常見。在復建診所專注於膝蓋的治療一陣子之後雖然有改善,但是總是覺得疼痛仍然是時好時壞。 

膝蓋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很複雜的一個關節,周邊的肌肉、韌帶與半月版…等等的傷害,其實很難用一般簡易的臨床理學檢查直接有效診斷出有問題的組織。憑著病史、受傷機制、和臨床的初步檢查。初步只能給予一個大略的治療方向,如先消腫、止痛、放鬆緊的肌肉、訓練該補強的肌肉...等等。 很多的詳細的診斷仰賴進一步的影像檢查如X光、核磁共振等等。 

運動鍊(Kinetic Chain)這一個概念很早就存在了。這個概念就要“Think outside of the box!”只著重在膝關節的治療是不足的,走路時只有膝蓋動嗎? 包括足、踝、髖關節、骨盆關節、脊椎…等等都是一併活動的。每其中一個關節有問題就會連帶影響其他運動的流暢度。像最近王建民足部受傷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即使足部的傷已經好了,但是受傷期間不當的走路方式其實已經悄悄地改變了他整個下肢肌群的運用方式。整個下盤的控制力變差,也連帶影響投球姿勢與流暢度。這時復健的重點已經不單單是足部;而是整體kinetic chain的重新修正。包括重新訓練因不正常步態而喪失力量的肌群,給予適當的重新訓練與大腦迴路的刺激(Neuromuscular Re-education)好讓他找回以往正確的平衡點。

 

對於膝蓋痛的患者,多數的醫療人員都會先朝往下最明顯的足部評估。是否有足弓過高、扁平足、足踝關節穩定不足的影響。上樑不正,下樑必歪的道理很容易讓患者接受檢查。較有經驗的醫療人員可能會往上評估至骨盆關節。這患者比較不解的是“我的腰不痛阿!為什麼要檢查這兒?”其實骨盆的錯位也會造成長短腳的現象,長期下以這種長短腳姿態走路對膝蓋也是一種負擔。另外膝蓋痛時走路的方式也會改變骨盆相對的活動度。在這種不知道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情況下,若是同時發現骨盆錯位的人也會建議同時接受骨盆矯正。 

根據JMPT醫學期刊報導指出,很多膝蓋疼痛的患者通常伴隨著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肉)肌力不足的情況,即使在傳統的復健運動下肌力仍然無法完全恢復(稱為肌肉抑制作用Muscle inhibition,簡稱MI)。在實驗中隨機分成兩組的患者中,接受骨盆矯正(SI manipulation)的患者立即降低MI7.5%;而未接受矯正的患者MI則維持不變。研究中指出骨盆矯正可以作為膝蓋前方疼痛治療的另一種選擇。 

Miss T 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長時間站立,也有長期膝蓋疼痛的問題。長期以來以傳統復健方式治療膝蓋效果不彰。 經過詳細評估之後發現膝蓋本身根本不是造成疼痛的主因,反倒是有明顯的足弓與骨盆傾斜的問題。在短短經過三次的骨盆矯正再搭配矯正鞋墊,在完全沒針對膝蓋治療的情況之下,膝蓋疼痛的的問題幾近完全解決。So, think outside of the box!
 
延伸閱讀:
屁股歪了!談骨盆歪斜與矯正
 

扁平足 下背痛機會高五成

張軒彬 
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物理治療師 

arrow
arrow

    脊醫張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